-
我国可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8 热度:946
我国利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试验型可重复利用航天器,在2022年8月5日发射升空。官方宣布,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 276 天后今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
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详细] -
天舟 6号上运送水果重量约为五号的三倍左右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8 热度:7939
天舟号飞船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载货飞船,它能够在太空进行货运作业。
据介绍,天舟六号此次运送的物资主要包括服装、食品、饮用水等。其中,新鲜水果的重量约70公斤,是天舟五号携带水果重量的约两倍,这些水果将同[详细] -
建月球基地的玻璃有了?我们国家科学家们在月壤新发现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8 热度:8894
说到玻璃,我们通常想到的是亮丽的落地玻璃、多姿多彩的玻璃手艺和随处可见的电子屏等等。其实,玻璃不仅是重要的人造材料,更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天然物质。即使是在荒凉贫瘠的月球表面,仍然存在着由火山喷发、地质[详细]
-
小红书成立大模型团队,现已上线 AI 绘画应用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8 热度:5382
据报道,自3月份开始,小红书就已经筹备了一个独立的大模型团队,该团队的核心员工来自广告业务NLP技术团队。目前该部门在内部为保密状态,在员工系统里也被直接隐藏。
消息显示,小红书大模型团队的负责人为张德兵,[详细] -
温室气体卫星载荷研究获取进展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8 热度:7718
近日,在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我国目前唯一在轨提供科学数据的被动卫星载荷)在轨定标与真实性检验中,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熊伟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新进展。
在我国推进“双碳”战[详细] -
科学的预报对未来太空天气的影响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8 热度:3834
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日地学与空间物理研究团队刘睿教授团队在太阳爆发活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太阳爆发结构在早期爆发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重构演化。
太阳爆发活动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是日冕物[详细] -
中科院初个开放创新试点落户合肥“科学岛”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8 热度:9581
磁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工作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启动。据悉,这是中科院启动的首个开放创新试点领域,此举意味着我国正依托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建设国际一流聚变研究共享基础设施,携手全球科学家创新开展覆[详细]
-
研究人员研发了“超快调节”硅基自旋量子比特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6 热度:85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教授郭国平、李海欧等人,与南方科技大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黄培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军以及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在硅基锗量子点中实现了自旋量子比特[详细]
-
量子幽灵:在特定频率下原子的光都变透明了!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6 热度:549
对于光与原子之间交互作用的理解,出现了一项惊人的新发现,其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识。科学家们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一种被称为"集体诱导透明"(CIT)的现象,它导致原子组突然停止反射特定频率的光线。这项研究的结果有可能[详细]
-
量子计算机的作用是哪些?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6 热度:9287
量子处理器是一种新型电脑芯片,通过利用量子物理的性质来完成运算。与传统的基于二进制的计算机芯片不同,量子芯片利用量子比特(qubit)可以同时存在于多种状态,从而实现多元运算和超高速计算。这种芯片具有在某些[详细]
-
观星逐日的“千眼天珠”:313台抛物面天线观测太阳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6 热度:8140
太阳是地球万物生存的源泉,其巨大的能量可以横跨几亿公里哺育着地球上的生物,但同时也是地球空间天象事件发生之源,当发生强烈的太阳爆发时,会释放出100亿颗百万吨级核弹的能量,可能会对地球轨道卫星乃至地面通讯设[详细]
-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后续将再次对接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6 热度:677
中国载人飞船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 2023 年 5 月 5 日 15 时 26 分,天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撤离区域站组合体,转入自主飞行阶段。
后续,天舟五号将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后,绕飞并对接于空间[详细] -
学而思将发布AI 数学大模型 MathGPT,预计年内上线相关产品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6 热度:111
好未来官方微信公众号今日发布消息,学而思正在开发数学大的模型——数学GPT。,其面向全球数学爱好者和科研机构,以数学领域的解题和讲题算法为核心打造而成。目前,该 AI 数学大模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详细]
-
中国移动牵头完成国内初个采用相控阵卫星天线的基站回传试验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6 热度:4567
据中国移动官方消息,由中国移动设计院牵头,协同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天科工世纪卫星、亚太星通、京信通信等合作伙伴,成功完成中国首个采用“相控阵卫星接收器 + 高速卫星调制解调器 + 高光谱[详细]
-
科学家依据祝融号返回的沙丘表面特征提出现代火星存在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6 热度:615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发文,2021 年我国“天问一号”火星任务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乌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UP)南部边缘(109.925°E,25.066°N)。该地区位于火星北半[详细]
-
学而思计划发布自研数学大模型 称主要面向全球数学爱好者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6 热度:2175
学而思正全力开发自己的数学大模型,该模型被命名为 MathGPT,主要面向全世界数学爱好者和科研单位,以数学领域的解题和讲题算法为核心,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于年内推出基于该自研大模型的产品级应用。
学[详细] -
清华大学团队揭示大质量星系形成之谜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6 热度:8159
对星系质量的影响是国际天文学界的一大难题。气体如何流入星系以及流入的气体如何驱动恒星形成的整个过程一直未被充分理解和清晰揭示。
清华大学天文系研究团队5日在《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详细] -
微软宣布开放必应聊天机器人,登录微软账户就可访问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5 热度:7781
微软推出的BingChatbot面向所有用户开放。现在只需要使用微软账户登录必应搜索引擎或Edge浏览器,就可以访问公开预览版的必应聊天机器人。
据悉,必应搜索引擎的聊天机器人基于OpenAI的GPT-4大型语言模型。微软表[详细] -
我国陆地探测一号卫星地面系统在轨测试完美完成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5 热度:1679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在北京组织了关于“L波段差分干涉 SAR卫星(陆地探测一号卫星)地面系统在轨测试报告”评审会。
专家组听取了陆地探测一号卫星地面系[详细] -
AI作图工具Midjourney 5.1版本上线,可生成更具个性化图片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5 热度:1955
AI 画图工具 Midjourney 近日发布了最新的 5.1 版本,宣称能够为用户带来更高效率、更有气质的 AI 绘画作品。
Midjourney 是一家提供生成式 AI 艺术服务的公司,用户只需在 Discord 上输入一些文字或图片,就可以[详细] -
量子隐形多路复用存储器遥感传输 /存储技术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5 热度:2849
实验设置,Alice产生的纠缠光子对。信号光子被路由到Pr掺杂的晶体上,而空闲光子则通过5米或1公里长的光纤传送到鲍勃上。在Bob,产生1436 nm处的任意量子比特并干扰空闲光子以执行BSM。检测结果被传达回 Alice,在那里[详细]
-
黑洞量子叠加现象刷新了我们对物质属性的传统理解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5 热度:5055
黑洞是宇宙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关于黑洞存在的说法和黑洞的性质,一直是物理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一些理论和实验表明,黑洞可能具有量子叠加的特性,即它们可以同时处于不同的状态,而不是只有一个确定的状态[详细]
-
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震撼太空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5 热度:3246
天文学者最近观测到有史以来最响亮的一次爆炸。这次的爆炸被正式称谓为GRB 221009A,绰号是“BOAT”,它是一个伽马射线爆GRB ,即:一颗巨大恒星死亡时产生的高能闪光。天文学家称,BOAT事件很有意义,因为[详细]
-
“祝融号”在火星上发现低纬度地区存在液态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5 热度:4938
而祝融号飞船着陆区有没有液态水呢?答案是肯定的,国际学术刊物科学进展近日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研究发现火星表面的确存在液态水。基于“祝融号”火星车观测数据,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发现“祝融号&rdquo[详细]
-
今年首次天狗食月将现身看你家能否捕捉月亮“变脸”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5 热度:8849
中国的“星月剧场”会上演天狗食月大戏,这是我国在2023年的首次月食,也是一场半影月食。届时,月亮将表演“变脸”绝技。从天文角度来说,这次月食我国全域都可见全程,因此天气阴晴成为观赏半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