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物理定性推理技术在机器人行业的实践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8 热度:4773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去。为了使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空间物理定性推理技术被引入到机器人领域。本文将探讨空间物理定性推理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实践,以[详细]
-
火箭喷水现象揭晓:底部喷火遇水竟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8 热度:7796
昔日有个俗语说有一天当最底下的火焰燃烧时遇到了海水便会变幻出奇异的景象。现在这个谜团总算被解开了。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在火箭喷水现象中,底部喷火竟然会发生一系列有趣且令人惊叹的变化。当高温炽热的火焰[详细]
-
复旦研究揭示我国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潜力和费用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8 热度:4962
由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教授和 IRDR international excellent center 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王戎团队提供了解决中国如何更快地发展和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以实现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的优化方案的角度,并揭示了[详细]
-
第一届未来通信和网络国际会议将于年底举行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8 热度:2919
据组委会透露,将于2023年12月17日到20日在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这个学术性国际研讨会将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担当主办。——未来通信和网络国际会议(FCN 2023)将在新西兰皇后镇举办。
会议旨[详细] -
杭州市与三六零科技集团签订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将落地专有大模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8 热度:7417
根据7月27日下午3点签署的,杭州市政府与360公司签署了具有策略意义的合作框架协议的信息来自"杭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据官方介绍,杭州与三六零科技集团结缘已久。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政企[详细] -
韩国宣布首个室温超导 中科院物理所:真假最快三天揭开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8 热度:850
室内温下实现的超导体一定会在各种创新技术中被考虑在内,并且有着重要的用途和价值,特别是当考虑到它们没有损耗时能够有效传输电荷这一特点的时候。
数十年来,科学家孜孜以求的就是找到一种材料实现室温超导,[详细] -
为9A工位建造“超级大脑” 我国首个智慧发射场系统诞生记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7 热度:684
在晋西北高原来往的路上,我们迎着渐逝的阳光前行,身旁的群山也随之化为烟雨朦胧之景。
从山腰向下望,一座高耸的发射架矗立在山坳,足有几十层楼房高,直插云天。这就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9A工位——我[详细] -
通过中国的天眼,发现了来自黑洞的射电脉搏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7 热度:4425
最新的中国天眼FAST的成果已发表于国际科学杂志《自然》。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论文《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揭示了黑洞喷流的复杂动力学特性。
为了揭开微[详细] -
中国科大给大家揭示地球地幔运转模式的演变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7 热度:214
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的多个国际科学家中包括邓正宾,他们的成果是实现了能够精确测量钛稳定同位素的特殊技术,应用刻画地球形成早期到现代的地幔来源火成岩的钛同位素记录,揭示地球地幔的运转模式是呈阶段性演变[详细]
-
在中国空间站每年的活动中有接近一百项不同的工程被执行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7 热度:1022
从日前举行的空间站科学与应用平台征集宣讲会(上海专场)获悉,60多项空间站建造阶段空间科学与技术项目已在中国空间站展开,并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新一批空间站科学与应用项目已启动申报。经过严格遴选,每年将有[详细]
-
初次发现红色类星体驱动外流产生成对的超级气泡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7 热度:2029
三位科学家各自在学术界有重要地位。他们领导着一个中美德国际科学小组,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刘桂琳教授、特聘教授何志成以及博士后沈璐,首次观测到红色类星体驱动外流所产生的成堆的超级气泡,这些巨大的气泡正[详细]
-
阿里云成为第一家支持 Meta 开源 AI 模型 Llama 的中国企业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7 热度:178
阿里云最近发表声明表示,公司已成功实现对中国客户的支持服务,现已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首个采用开源AI 模块Llama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平台供应商,让当地商户得以利用此智能方案构建自己的应用程序。
此前报道,Meta 和[详细] -
三场壮观流星雨一同上演:都在周末、1小时100颗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7 热度:6137
当前正有3个颇为活力的彗星掠过现象正在进行中;接下来数星期内它们都会达到极盛期并集中在周末期间出现。
首先是英仙座流星雨,NASA称这是今年最好的流星雨,北半球可见,最多1小时能看到100颗流星。
7月15日[详细] -
2030年前载人登月 我国新一代火箭关键试验圆满成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7 热度:4244
中国已确定于2030年之前让人类登上月球,这个目标将通过搭载长征十号的运载火箭来实现,该次航天行动还将运送月球车和人员到月球表面。
长征十号火箭也成为登月的关键,预计会在2027年首飞,同时还会搭载新一代载[详细]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150次成功!我国再次圆满发射一箭三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7 热度:3154
根据与中国航天有关的新闻报道称,在7月27日的凌晨2点02分,中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丁运载火箭发动了升空行动并成功地把遥三十六一号卫星送入了预定的太空轨迹之中。
本次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三颗[详细] -
全球首次!武汉大学Nature揭秘黑洞新发现 中国天眼FAST立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7 热度:5976
中国的天文学家利用宇宙望远镜在《自然》期刊上发布了最新的研究结果,揭示了黑洞的跳动。
该论文题目为“Sub-second periodic radio oscillations in a microquasar”(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详细] -
火星存有生命?还发展出文明?科考队发现了隐居非洲的“火星后代”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6 热度:8531
也许许多人因为各国政府提供的信息而被说服了。他们认为即使是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我们都是地球上的唯一生命形式;至于火星的光景,只不过是一颗荒凉而又死寂的天体罢了,但是今天队长给大家带来的却是一个相对真实的[详细]
-
15亿年前立体保存的微生物亮相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6 热度:9723
在乌克兰日托米尔市的附近地区,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存放着地球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三维生物遗体化石的地方——这个地方属于德国的科学家团队、卢森堡的和乌克兰的工作人员共同发现的。特殊的同位素测定方法显[详细]
-
我国首款柔性太阳翼卫星圆满发射:银河航天灵犀 03 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6 热度:6108
在中国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顺利地将包含四象01-03星、银河航天靈犀 03 星在内的共计四个卫星送入了太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银河航天公众号消息,银河航天灵[详细] -
拜访香港首家卫星制造中心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6 热度:4887
SPACE Hong Kong于2019年6月21日在香港太空科技公司集团的新加坡总部进行首次试飞,标志着该国第一个成功的火箭回收再利用项目正式启动。该中心是香港首家卫星制造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卫星智能制造工厂之一,中心开[详细]
-
造岛神器天鲲号再升级轻松搞定填海造陆全自动化操作更便捷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6 热度:6400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不仅涵盖陆权,也包含着海权和空域权等多个方面。自古以来我国南海域就一直被各种无赖小国骚扰作乱。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国重器问世,一艘万吨的[详细]
-
宇宙究竟有多大呢?光速宇宙飞船能抵达宇宙边缘吗?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6 热度:9749
我们难以想像的广袤无穷的宇宙;它隐蔽了各种星系的秘密、恒星的异象与行星的神秘之处。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是否曾思考过宇宙的边界?是否想知道如果乘坐光速宇宙飞船,能否穿越到宇宙的尽头?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详细] -
太赞!中国天眼已经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6 热度:8302
据“Fast Run and Development Center”称,到目前为止已经检测到了近 800 个新的脉冲星,这个被称为“中国天眼”的 500 米口径的球形无线电波望远镜 FAST。
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详细] -
夜间灯光遥感渔船监测研究获新进展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6 热度:4085
近期,我国著名科研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流域研究院东海海洋环境研究所的研究小组他们的成果被刊登在了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杂志之上,探查不同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在灯光渔船识别与监测上的[详细]
-
红色类星体驱动外流产生成对的超级气泡头次发现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6 热度:7445
据悉,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刘桂琳教授及何志成特殊任命的领衔专家组成的科学家小组与来自中美德国的三国研究人员合作,首次观测到红色类星体驱动外流所产生的成对的超级气泡,这些巨大的气泡正处于从星系爆发性逸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