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光的摄影是无意义的。自然之光照耀万物,影响画面的色彩和氛围至关重要。但当光线不足时,人造光源就要派上用场,热靴闪光灯因携带方便并且色温接近自然光,是利用最多的人造光源。不过用好闪光灯绝非易事,下面介绍 下闪光灯的使用技巧,5个闪光灯基础使用常识 ,让你对闪光灯有进一步了解:
1.理解闪灯指数
闪光灯指数(GN)是衡量闪光灯功率的标准之一。它有两种作用:一是厂商供鉴别闪光灯功率的大小,GN的数值越大,表示功率越大。二是当采用手动方式闪光拍摄时,计算闪光灯曝光的光圈大小,公式是GN值=光圈距离(以ISO100为基准)。例如:当闪灯GN值=20(以米为单位计算),与被摄物体距离5米时,光圈设为F4曝光正常。当被摄物体距离改为10米时,此时光圈需设为F2才能有效曝光。
当闪光灯功率不够用时,可以使用加大光圈和增加ISO的方法。加大光圈可以增加进光亮,但同时景深会受到影响,所以一般获得更大功率会使用增加ISO的方法。
2.闪光灯模式
自动对焦的手动模式,也是资深自拍摄影师们一直使用的,主要是利用GN值=最大光圈×手动对焦距离的公式作自动对焦相关的调整。此时输出的光量是摄影师根据实际情况所设定的,可以达到理想的闪光效果。比如调整好输光量后使用曝光锁定,再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展示环境光。但缺点是每次调整需要时间,不利于抓拍。
灯输出的大小,达到准确曝光。 此时可以通过光圈来调整曝光量。
TTL模式,也属于自动模式。TTL是“Through the Lens”的缩写,意为“通过镜头”,方式是光线通过镜头进入机身测光装置,测算闪光灯的输出量,比较准确。佳能有E-TTL,尼康有i-TTL,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当触发快门之后,闪灯亦同时触发补光,并且经由反射回来的灯光计算补光量充足与否,如测出曝光不足,则会自动增加闪灯输出来达到曝光充足。
3.闪光灯包围曝光
闪光灯包围曝光(FEB)与相机的自动包围曝光(AEB)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该模式下,用户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范围曝光(1/3、1/2或1Ev),通常一共会拍摄3张(0Ev,+Ev,-Ev),用包围曝光可令拍摄结果更加可靠。
4.闪光灯变焦
接近的镜头焦距。改变闪光灯焦距,还会改变光束的投射距离和光线强度。缩小焦距,光线能够覆盖更广的范围,并且光线变得不那么强烈。增加焦距,光束会被聚集起来,亮度更加强烈。
5.高速同步
使用高速同步闪光,可以摆脱闪光同步的限制,达到更高的快门速度,1/8000也可以。它不仅可以快速凝固瞬间,并且非常适合要用大光圈控制潜景深的时候。不过在这种模式下,闪光灯的强度会降低,所以往往要靠近拍摄物体。如果你不喜欢这种模式,也可以选择自动模式,只要按下快门键,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整曝光量了。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