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示例讲解在JSP开发中的对象和范围属性

发布时间:2023-05-26 13:38:26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
导读:在jsp页面中的对象,包括用户创建的对象(例如,javabean对象)和jsp的隐含对象,都有一个范围属性。范围定义了在什么时间内,在哪一个jsp页面中可以访问这些对象。例如,session对象在会话期间内,可以在多个页面中
在jsp页面中的对象,包括用户创建的对象(例如,javabean对象)和jsp的隐含对象,都有一个范围属性。范围定义了在什么时间内,在哪一个jsp页面中可以访问这些对象。例如,session对象在会话期间内,可以在多个页面中被访问。application对象在整个web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中都可以被访问。在jsp中,有4种范围,如下所示。
 
·page范围
 
具有page范围的对象被绑定到javax.servlet.jsp.pagecontext对象中。在这个范围内的对象,只能在创建对象的页面中访问。可以调用pagecontext这个隐含对象的getattribute()方法来访问具有这种范围类型的对象(pagecontext对象还提供了访问其他范围对象的getattribute方法),pagecontext对象本身也属于page范围。当servlet类的_jspservice()方法执行完毕,属于page范围的对象的引用将被丢弃。page范围内的对象,在客户端每次请求jsp页面时创建,在页面向客户端发送回响应或请求被转发(forward)到其他的资源后被删除。
 
·request范围
 
具有request范围的对象被绑定到javax.servlet.servletrequest对象中,可以调用request这个隐含对象的getattribute()方法来访问具有这种范围类型的对象。在调用forward()方法转向的页面或者调用include()方法包含的页面中,都可以访问这个范围内的对象。要注意的是,因为请求对象对于每一个客户请求都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每一个新的请求,都要重新创建和删除这个范围内的对象。
 
·session范围
 
具有session范围的对象被绑定到javax.servlet.http.httpsession对象中,可以调用session这个隐含对象的getattribute()方法来访问具有这种范围类型的对象。jsp容器为每一次会话,创建一个httpsession对象,在会话期间,可以访问session范围内的对象。
 
·application范围
 
具有application范围的对象被绑定到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中,可以调用application这个隐含对象的getattribute()方法来访问具有这种范围类型的对象。在web应用程序运行期间,所有的页面都可以访问在这个范围内的对象。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来看一下这4种范围对象的应用。
 
1.测试page范围
 
test1.jsp
 
<%
 
pagecontext.setattribute("name","zhangsan");
 
out.println("test1.jsp: ");
 
out.println(pagecontext.getattribute("name"));
 
out.println("<p>");
 
pagecontext.include("test2.jsp");
 
%>
 
test2.jsp
 
<%
 
out.println("test2.jsp: ");
 
out.println(pagecontext.getattribute("name"));
 
%>
 
访问test1.jsp,将看到如下的输出:
 
test1.jsp: zhangsan
 
test2.jsp: null
 
说明保存在pagecontext对象中的属性具有page范围,只能在同一个页面中被访问。
 
2.测试request范围
 
修改test1.jsp和test2.jsp,如下所示。
 
test1.jsp
 
<%
 
request.setattribute("name","zhangsan");
 
out.println("test1.jsp: ");
 
out.println(request.getattribute("name"));
 
out.println("<p>");
 
pagecontext.include("test2.jsp");
 
%>
 
test2.jsp
 
<%
 
out.println("test2.jsp: ");
 
out.println(request.getattribute("name"));
 
%>
 
访问test1.jsp,将看到如下的输出:
 
test1.jsp: zhangsan
 
test2.jsp: zhangsan
 
说明保存在request对象中的属性具有request范围,在请求对象存活期间,可以访问这个范围内的对象。将pagecontext.include("test2.jsp"); 这一句注释起来,先访问test1.jsp,再访test2.jsp,可以看到如下输出:
 
test2.jsp: null
 
这是因为客户端开始了一个新的请求。
 
3.测试session范围
 
修改test1.jsp和test2.jsp,如下所示。
 
test1.jsp
 
<%
 
session.setattribute("name","zhangsan");
 
%>
 
test2.jsp
 
<%
 
out.println("test2.jsp: ");
 
out.println(session.getattribute("name"));
 
%>
 
先访问test1.jsp,然后在同一个浏览器窗口中访问test2.jsp,可以看到如下输出:
 
test2.jsp: zhangsan
 
说明保存在session对象中的属性具有session范围,在会话期间,可以访问这个范围内的对象。
 
如果我们在访问完test1.jsp后,关闭浏览器,重新打开浏览器窗口,访问test2.jsp,将看到如下输出:
 
test2.jsp: null
 
这是因为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了一次新的会话。
 
4.测试application范围
 
修改test1.jsp和test2.jsp,如下所示。
 
test1.jsp
 
<%
 
application.setattribute("name","zhangsan");
 
%>
 
test2.jsp
 
<%
 
out.println("test2.jsp: ");
 
out.println(application.getattribute("name"));
 
%>
 
先访问test1.jsp,然后关闭浏览器,再打开浏览器窗口,访问test2.jsp,可以看到如下输出:
 
test2.jsp: zhangsan
 
说明保存在application对象中的属性具有application范围,在web应用程序运行期间,都可以访问这个范围内的对象。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