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借助星震学数据研究银河系薄盘年龄
发布时间:2023-03-06 09:54:44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基于LAMOST和Kepler的数据,利用精确的红巨星星震学年龄研究了银河系薄盘的形成时间问题,发现了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薄盘星年龄约为95亿年,研究发现的银河系薄盘早形成早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基于LAMOST和Kepler的数据,利用精确的红巨星星震学年龄研究了银河系薄盘的形成时间问题,发现了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薄盘星年龄约为95亿年,研究发现的银河系薄盘早形成早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观测意义。 天文学家普遍认为,银河系主要的特征结构包括中心核球、银盘和银晕。其中,银盘又包括厚盘和薄盘,且厚盘恒星先于薄盘恒星形成,即薄盘的年龄比厚盘的年龄更为年轻。薄盘的形成是银河系在过去约80亿年间的重要事件。薄盘和厚盘的形成图像是怎样的?最早的薄盘恒星是何时何地形成的?长期以来这些问题长久以来困扰着天文学家,而解决它们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够获取精确的银盘及其他恒星内部年龄参考系的样本。 星震学被认为是目前获取最准确恒星年龄的方式之一。由于红巨星的光度相对较高,可以作为跟踪天体探测到银盘更远的距离,因而红巨星是研究银盘最好的探针之一。在赫罗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红巨星的年龄与有效温度的关系,50K的有效温度系统差可以导致年龄测量10%的系统差,因此精确的恒星年龄获取颇为困难。该成果剖析了不同温标和模型对红巨星年龄测量的影响,精确测定了LAMOST- Kepler 样本中5306颗红巨星的年龄,年龄的典型误差为12%,显著提高了基于大样本星震学数据的恒星年龄精度。 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利用化学方法区分了薄盘和厚盘的恒星,探究了银盘薄盘恒星年龄的分布,发现了其中最古老的薄盘恒星的年龄约为95亿年,系统差反映了使用不同恒星演化模型估计的年龄。这与前人银盘“双内落”模型的理论预期较为一致;在此时间内,银河系厚盘仍在形成恒星,表明银河系的薄盘和厚盘恒星的形成存在共同的时间窗口。此外,研究还发现,第一批薄盘星的金属丰度分布及空间分布较为广泛,这表明薄盘恒星中的内盘和外盘恒星可能同时形成。该成果是从星震学角度研究银河系薄盘年龄的重要进展,为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早期形成演化历史奠定了基础。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一个巨大的超新星爆发,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规模的超新星爆发。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