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建船业“三颗明珠”背后的科技动力

发布时间:2023-08-25 12:46:32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在东海岸的港口处,巨型船只回到了港湾中。

近日,白色涂装、流线型船体、身系“敦煌飞天彩带”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缓缓靠泊,提前1天完成首次试航。

这艘大型邮轮长
在东海岸的港口处,巨型船只回到了港湾中。

近日,白色涂装、流线型船体、身系“敦煌飞天彩带”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缓缓靠泊,提前1天完成首次试航。

这艘大型邮轮长323.6米,宽37.2米,总吨位13.55万吨,拥有136个系统、2万多套设备、2500万个零部件,有500余家全球供应商。

“大型邮轮本身就是游客度假休闲的旅游目的地,既要安全、平稳,又要豪华、舒适,建造标准远高于其他船型。”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型邮轮项目总设计师陈刚说,重量重心控制、振动噪声控制、安全返港是贯穿大型邮轮全生命周期的三大核心技术。

陈刚介绍,在重量控制方面,“爱达·魔都号”大多数区域用的是4.5至8毫米的薄型钢板,项目团队还为此专门打造了国内第一个邮轮专用薄板智能生产车间;而游步甲板以上则用了很多质量轻的铝合金。

“与其他船舶相比,大型邮轮对振动噪声要求非常苛刻。”陈刚说,为达到标准,项目团队对风管、空调等各类机械设备采取了减振降噪措施,还在烟囱区域贴附了大量阻尼材料。此次试航噪声检测显示,各项噪声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大型邮轮而言,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的悲剧不再发生,《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要求,缔约国必须保证客船救生艇座位数与乘客数为1:1。

陈刚介绍,“爱达·魔都号”两侧悬挂着20艘救生艇,每艘能坐314人;设置了多个系统备份,当遇到火灾或浸水等极端事故时,相关备份系统仍能正常运行,保障邮轮能够从1500海里之外安全返回港口。

大型邮轮与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航空母舰共同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它们设计建造难度极高,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

当前,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已进入交船前设备系统调试和内装工程最后的冲刺阶段,预计今年年底交付。这也意味着,我国即将填补大型邮轮设计建造领域的空白,摘取造船业最后一颗“皇冠上的明珠”。

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看来,大型邮轮是我国造船业不断向高附加值和多元化高端船海装备领域升级的又一“新样本”。

当然,不只是大型邮轮。随着一艘艘高端LNG船建造成功,大型LNG运输船也成为我国造船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沪东中华、大船重工、江南造船等上下游5家企业为主的形成了多个大型LNG船建造装备制造业企业装备制造业集群。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承接大型LNG运输船的全球订单份额超过30%,创历史新高;今年1至7月,我国承接大型LNG运输船18艘,占全球总量的35%,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造船行业在大型LNG船研发、设计和建造领域取得了非凡业绩,呈现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沪东中华坚持以LNG储运装备研发设计制造为核心发展战略,不断突破并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从2008年交付我国第一艘大型LNG船“大鹏昊”号至今,已建成交付40多艘大型LNG运输装备,实现了五代船型迭代更新。

“我们是全球唯一能够同时建造No.96、MARKⅢ两种LNG船的船企。”该负责人说,近年来,沪东中华LNG全产业链族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研发了技术性能领先的最新一代轻便型LNG船,以及破冰型LNG船、LNG发电船、LNG动力船舶等产品。

国之重器,离不开先进材料。

“高性能船体结构钢是支撑‘三颗明珠’等重点装备建造的基石。”中国钢研工程用钢研究院院长柴锋说。

多年来,钢研团队瞄准大型邮轮、大型LNG运输船等一系列重点装备发展,在高技术船舶科研等多个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先后开展了一系列高强韧、易焊接、耐腐蚀、高止裂性能船舶用钢的研发工作。

柴锋介绍,围绕大型邮轮航行安全、船体运营安全等需求,我国开发了极窄公差薄规格船板钢,解决了薄规格钢板板形和厚度公差精度控制的世界性难题;围绕大型LNG船低温储运安全需求,我国科研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研发出用于极低温环境的殷瓦钢。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