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大模型之“箭”,加速安全领域工作范式重塑
发布时间:2023-09-06 11:14:5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自从去年12月使用AIGC技术风靡全世界以来,基于这种技术的生成功能的人工智能行业也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潮流。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发布的各类模型数量超过100个。当前,国内已有11家大模型陆续通过《生成式
自从去年12月使用AIGC技术风靡全世界以来,基于这种技术的生成功能的人工智能行业也掀起了一股强烈的潮流。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发布的各类模型数量超过100个。当前,国内已有11家大模型陆续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首批已经从8月31日起开始向全社会公众开放服务。 大模型的训练和推演需要算力作为基础动力。根据工信部披露的信息,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197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大模型和庞大算力需求背后,是海量的数据资源。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飞入寻常百姓家”,带来生产力变革的同时,对数据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在伦理、安全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在2023TechWorld绿盟科技智慧安全大会上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正开创信息技术理论、方法和应用的新局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三大技术特征,以及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工程方法、类脑交互决策等关键技术,已在金融、医疗、教育、电商、传媒等领域有了广泛应用。面对社会价值、用户使用、数据合规、数据安全、数据质量这五大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问题,各国已陆续出台政策积极防范。 “相信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一定能够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推动国家各行各业技术数字化的转型。”她说道。 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而海量的数据中也蕴含着隐私泄露的风险。绿盟科技创新研究院总经理刘文懋认为,隐私计算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数据在存储,传输等过程中出现的数据泄露、隐私泄露的风险。而围绕隐私计算的联邦学习,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实现数据和隐私的保护,比如多重安全和可信任的执行环境等先进的技术手段。 为保护数据安全,绿盟科技发布了数据安全保险箱,数据安全运营解决方案等,保障客户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最大化为数据安全、数据价值变现保驾护航。 “数据保险箱本质要做三件事情,第一是对敏感数据的保护和访问的审计;第二,对于安全计算,就是对数据本身计算的一些秘密性、可信度等有一些保障。第三,就是对数据本身流转过程中的控制,比如有的是将数据流转出去给不可信第三方,但是它能不能合法、合理、合规使用,并且对数据本身做全生命周期管理,细粒度管理等。”刘文懋说道。 同时,大模型也正在加速安全行业工作范式重塑。“大模型正在成为企业IT的关键组件。” 绿盟科技集团首席战略官赵粮表示,作为继云大物移之后的一个关键战场,大模型技术将会在多个方面帮助提升网络安全运维效率。赵粮强调,大模型不是银弹,期待“大爆炸”是不现实的。失陷特征(IOC)之上TTP、IOB的标准化、机读化、运营化,是大模型更深层次改变网络安全对抗格局的基础。 9月1日,绿盟科技正式对外发布“风云卫”安全大模型,基于海量安全专业知识训练,构建一套覆盖安全运营、检测响应、攻防对抗、知识问答等多种场景的网络安全运营辅助决策系统。从“场景牵引,技术驱动,生态协同”三个维度进行建设。应用AI实现安全行业工作范式重塑,通过大模型解决实战态势指挥调度、红蓝对抗辅助决策以及安全运营效能提升三大问题。 针对此次发布的“风云卫”安全大模型,刘文懋提到,大模型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前的数据、算法和模型。“在每一个阶段绿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相信在大模型时代它一定会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而且绿盟的技术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张军说。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