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部分天体都是球形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
发布时间:2023-09-22 11:12:52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在广袤的宇宙中有无数颗恒星和行星存在。为了方便描述这些遥远的行星,我们一般用“星球”这个词汇来加以代替。这是因为宇宙中大多数天体都是球形。那为什么宇宙中大多天体都是球形呢?
曾几何时,人们
曾几何时,人们
在广袤的宇宙中有无数颗恒星和行星存在。为了方便描述这些遥远的行星,我们一般用“星球”这个词汇来加以代替。这是因为宇宙中大多数天体都是球形。那为什么宇宙中大多天体都是球形呢? 曾几何时,人们仰望星空的时候,从未想过满天的星星居然是一个个庞大的球形物体,更没有想过自己生活的地球,居然也是圆的。古人通常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有人为了证明地球是圆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始对宇宙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天体会呈现出球状。 其实,天体是球形跟万有引力有关。万有引力定律指出: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简单地说,质量越大的东西产生的引力越大,这个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均成正比,与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地球上自由生存,也是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 正是地球的引力作用,才让人类被“吸附”于地球表面。包括地球对我们的江河湖海土地都有这样一个引力作用的存在,我们被紧紧吸附在地球的表面。 天体的形成源于引力,其形状也跟引力有关。世间万物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汇聚成团,最终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在星体形成时,物质会向引力中心收缩。我们可以理解为,天体的引力一直在试图将自身所有的物质都压缩进天体的质心里去。 由此便产生了引力势能,势能在天体的形成过程中,以天体中心为支点,天体的引力等势面本身就成了一个球体,在这个面上,所有的引力都是相等的,所有的物体受到来自天体中心的力,大小都相同,方向也指向天体中央。 这就能够确保天体的表面,每个地方都能够受到大小相同的均匀分布的向内挤压的力。直到这个力与天体本身的刚体应力相平衡,以保证天体的形状不会再改变,使整个天体处于平衡状态,便形成了天体的最终状态——球体。 对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来说,其主体构成是气体成分,由于大气物质有强烈的扩散性,所以在微观的个体水平上会表现出一种中心集中的结构,呈球状形态。 同时,气态物质本身也被引力束缚,所以在引力和自身自转的过程中同样会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于是就出现了球形。 由于这些气态星球的物质比较轻,所以这样看上去的太阳就比较接近正八面体的球形。不过还存在另一种情况,虽然气态物质流动性大,让它们更光滑,但外形也特别容易发生变化。 以木星为例,它是太阳系中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只需要9小时55分半就能完成一次自转,由于赤道最大,再加上气体行星比较蓬松,所以木星的外形非常扁。 土星也和木星一样,属于高自转气体行星,但土星的密度比木星低,也比木星更扁。 而行星的结构比较固化,虽然经过漫长的时间抹平了表面的痕迹,但行星本身还是会存在许多高低不平的地形。并且,由于受到引力的影响大些,行星通常还会出现椭球形,并不是真正球形。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天体都是圆的,一些小的天体,比如小行星、陨石等,可能就有不规则的形状,这是因为它们没有足够的重力来让自己变成球形。 总体上看,宇宙中大部分的天体都是球形,或者说是接近于球形的,不过天体的最终形状,也受到天体本身质量、构造天体的材料、体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宇宙中,有一种天体被称为“超级地球”,它的直径可以达到月球的三倍,质量是地球的100倍,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天体。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