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自然产生的石墨烯形态,早在 32 亿年前就已存在。

发布时间:2023-07-20 12:46:12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有消息称,日本的科学家在非洲一处拥有32年历史的地底金矿里寻找化石的岩石中发现了一种名叫“自然石墨烯”的物质,这将有助于科学家们研发出更节能的生产这种材料的方法,以广泛应用于电子等诸多领域。相
有消息称,日本的科学家在非洲一处拥有32年历史的地底金矿里寻找化石的岩石中发现了一种名叫“自然石墨烯”的物质,这将有助于科学家们研发出更节能的生产这种材料的方法,以广泛应用于电子等诸多领域。相关论文已在法国里昂举行的戈尔德施密特地球化学大会上提交。

石墨烯是单个原子厚的碳,2004 年,英国剑桥大学科斯提亚·诺沃肖洛夫博士和安德烈·盖姆教授通过用胶带反复剥离石墨烯薄片的方法,得到了稳定存在的石墨烯。但扩大石墨烯的生产规模面临诸多困难,例如,目前制造大量石墨烯的工业方法需要在超过1000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

现在,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天然石墨烯,这种石墨烯似乎在温度低于300摄氏度的情况下,在南非富含黄金的巴伯顿绿岩带形成。如果能够了解石墨烯在低温下如何形成,将有助于开发出更节能的生产方法。

研究人员从南非谢巴金矿采集了24个岩石样本,并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了非同寻常且罕见的碳结构,包括几微米的细丝和薄片, 而这种石墨烯似乎在相互之间嵌入相互之间岩石内的一小部分较大晶体纳米颗粒周围悄悄地形成了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薄膜。

研究人员还使用分光镜观察了样本,以测量不同碳同位素的浓度。他们发现,一种特殊的具有生物学“迹象”的碳同位素的浓度升高。这表明这种碳来自于海洋表面附近的细菌,这些细菌死亡并落入海底,其腐殖质沉淀后,会与海洋中的氢氧化铁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含碳化合物,并在高压高温的影响下,变成奇异形式的碳。

团队计划开展进一步分析,以确定包含石墨烯结构的具体情况,因为其展示出了独特的性质。例如,石墨烯膜看起来是透明的,而不是通常在显微镜下出现的黑色,这表明其结构中还包含其他元素。在研究人员的实验室中,他们测试了一种名为石墨烯纳米颗粒的材料,它可以吸收光线并发出红外线。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