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月船3号被月球捕捉马上逆向燃烧绕月停留18天只做两件大事
发布时间:2023-08-08 11:21:24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印度的月船3号探测器已被成功地捕获在月球的引力下并进入了环绕月球的轨道。
入射近地点偏低,存在坠落地球大气层的风险,前三次变轨数据不理想,存在错过地月转移时段的可能性,一家印度曾媒体表示,月船3号如果
入射近地点偏低,存在坠落地球大气层的风险,前三次变轨数据不理想,存在错过地月转移时段的可能性,一家印度曾媒体表示,月船3号如果
印度的月船3号探测器已被成功地捕获在月球的引力下并进入了环绕月球的轨道。 入射近地点偏低,存在坠落地球大气层的风险,前三次变轨数据不理想,存在错过地月转移时段的可能性,一家印度曾媒体表示,月船3号如果不能被月球引力捕获,要么撞向月球,要么被地球引力甩向太空。 月船3号可以说屡次不被看好,但在8月5日23时,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深夜发推文:月船3号于8月5日19:15成功进入月球轨道,感受到了月球引力。 离成功又近了一步!但这并不代表着月船3号已经做好着陆月面的准备,在绕月轨道上停留18天,直到8月23日才实施着陆。 绕月停留18天,月船3号只做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5次近月制动,第二件大事是推进模块 (PM)与着陆模块 (LM)分离。 目前,月船3号运行在164x18074公里月球轨道上,其实这是一个椭圆形轨道,远月点18074公里,近月点164公里,时远时近,不符合着陆器着陆月面的要求,所以,必须要通过“近月制动”的方式来进入圆形近月轨道。 “近月制动”应该不难理解,跟“机动变轨”是反义词,说简单点,该操作是为了降低飞行速度,很多人喜欢叫它“太空刹车”。 在地面上,一辆奔驰的车辆要减慢速度,我们只需轻踩刹车踏板,依靠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就能达到减速的效果。 但在深空中,既没有地面的摩擦力,也没有空气的阻力,物体不需要外力就可以长期匀速运动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宇宙中所有天体都在运动,深空中的航天器想要“太空刹车”,就需要逆向燃烧发动机。 我国嫦娥5号探月飞船轨道器有一台推力为3000N的轨控发动机,由于推力巨大,只需要逆向燃烧一次,飞船就能从椭圆环月轨道降为圆形近月轨道。 但是印度月船3号轨道器只有一台推力为440N的LIQUID ENGINE发动机,推力只有我国嫦娥5号的7分之1,因此,月船3号轨道器需要5次“太空刹车”后才进入100×100公里高的圆形近月轨道。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表示,计划在2023年8月6日23左右进行首次“太空刹车”操作,相对于“机动变轨”,“太空刹车”就要简单得多,月船3号大不了进行6次制动和7次制动,反正携带了充足燃料。 当运行在100×100公里高的圆形近月轨道上的月船3号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着陆模块 (LM)与推进模块 (PM)分离,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计划在8月17日左右分离。 当进行近圆轨道的环绕飞行为A任务时,前段为推进器模组(PM)、后部搭载着降落装置(LM)的顺序移动以利日后两者脱离并合并使用。 推进模块(PM)与着陆模块(LM)连接端口解锁,着陆模块(LM)上的58N姿态发动机燃烧,产生反向推力降低飞行速度,两个模块开始分离。 分离后的推进模块(PM)继续飞行在100×100公里高的圆形近月轨道上,对着陆模块进行全程监视,着陆模块(LM)由于飞行速度下降,暂时进入30×100公里高的椭圆轨道上,预计在8月23日17时左右实施着陆月面。 有人说月船3号在月球轨道上停留18天,属于是“钉子户”,其实是因为推进模块(PM)440N LIQUID ENGINE发动机推力过于弱小,要不然也不需要5次变轨和5次近月制动,这说明印度的航天技术有待提升。 着陆月面是整个探月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着陆模块(LM)重1752公斤,底部有4台800N节流发动机,发动机数量越多,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就会越大。 2019年,印度月船2号着陆器底部装有5台800N节流发动机,在落月过程中,发动机产生推力与预期不符,为了降落预定着陆区,姿态发动机开始工作,飞船在距离月面2.1公里高度时出现翻滚,着陆宣布失败。 印度月船3号在软硬件上进行了升级,吸收了月船2号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但返回舱着陆月面仍然被誉为是最关键的一步,最后还是要祝我们的月船3号能够顺顺利利的马到成功。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