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量子隧穿效应是什么美国科学家表明或许借此实现穿墙术
发布时间:2023-09-06 11:19:47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当研究人员深入研究微小领域的奥秘的时候,他们注意到了一个十分神奇的事情—quantum tunneling effect。这个效应在最初是由瑞士因斯布鲁克的大学教授发现的,其被观察到概率为100亿分之一,而后便在科学界产生
当研究人员深入研究微小领域的奥秘的时候,他们注意到了一个十分神奇的事情—quantum tunneling effect。这个效应在最初是由瑞士因斯布鲁克的大学教授发现的,其被观察到概率为100亿分之一,而后便在科学界产生了大爆炸,为许多研究和应用带来突破,甚至有科学家认为人类可能借此实现穿墙术。 什么是量子隧穿效应?经典物理学图景中,电势垒对于带电粒子而言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不过,当尺度不断缩减,量子理论却有了新的解释,即带电粒子能够有一定几率穿过电势垒,因此展现出类似宏观世界中的“穿墙术”的惊人景象。 起初,由于量子云的不确定性和非定域性,有研究人员想出了一个办法,说既然我们无法确定微观粒子的运行轨迹,那么为何不能用一个假设中的极其小的盒子来将其禁锢住,这样它的活动区域就有了限制,倘若能够实现,那么是否就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粒子呢? 事实上,能量屏障完全能够胜任这个假设中的盒子,将能量砌成一堵墙,然后逼近量子云,试图去禁锢粒子的行动,然而这时,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量子云不仅没被禁锢住,反而直接穿透了屏障,在隔邻的位置现身了。宏观世界里,有形物质是不能穿透有形屏障的,但是在量子尺度上,这种离奇的事情却发生了,是粒子过于微小的原因吗?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屏障本身就是能量,且能级也不是微观粒子能够相提并论的。 但是,微观粒子却仍旧利用概率云,随意散发自己的位置,即使有能量壁垒的阻碍,它还是可以打穿一个“洞”就过去了,当然这个洞只是比喻, 无中生有是专门用来形容粒子仿佛寻觅到冥冥中的一个机关,打开了黑洞的秘密通道,然后就理所应当的大摇大摆的通过了,这就是传说中的量子隧穿。 这种现象看似是个荒谬,然则是在能量-时间不确定性原理之下完成的。设E为粒子能量,t为时间,h为合理化普朗克常数,屏障位置为V,粒子原来的位置为A,移动后的位置为B,则有ΔEΔt≈h/2。即ΔE≈h/2Δt。设粒子暂借能量为E,与本身的能量相加大于V,粒子便能从A转移到B,但是有个前提条件,就是粒子一定要在Δt内把ΔE归还,同时转移至B,缺一不可,不然无法实现隧穿。 由于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与宏观世界完全不一样,因此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这样的穿墙术仍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目前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穿墙术。科学角度上,宏观物质想要穿墙,需要克服多个障碍。首先,穿越物体需高能量,基本上需百万焦耳以破坏其分子键。但是,现有技术无法提供此类能量。其次,就算有这种能量,仍需解决其余问题。穿墙会导致热量和辐射释放,对环境和人产生负面影响。 而且,穿墙的时候不能与分子发生作用,必须精准掌握能量的位置和强度。所以,穿墙仅存在于传说中。当然,尽管我们暂时无法穿越墙壁,但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穿透”其他物体。很神奇的是,量子理论在宏观世界中已有了许多应用,例如单电子晶体管、隧道二极管、量子电脑等,均是通过量子隧穿技术完成的。这些技术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量子纠缠、量子密钥分配、量子计算机等。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