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剖析2500颗恒星后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是弯的形状像一个薯片

发布时间:2023-09-12 12:21:42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倘若你置身此山之巅,便不能领略到庐山的真实美丽。

由于地球位于太阳系,太阳系又位于银河系,所以我们本质上是无法获得银河系的真实图像的,毕竟银河系的直径长达18万光年,中心厚度1.2万光年,边缘厚度3000光年
倘若你置身此山之巅,便不能领略到庐山的真实美丽。

由于地球位于太阳系,太阳系又位于银河系,所以我们本质上是无法获得银河系的真实图像的,毕竟银河系的直径长达18万光年,中心厚度1.2万光年,边缘厚度3000光年。

在太阳系位于银河系郊区的情况下,我们不论是垂直于银道面还是平行飞行,都无法跨越数千光年的距离飞到银河系之外,去拍摄银河系的真实图像,现阶段的所谓银河系图像,都是结合了仙女座星系和宇宙中其他棒旋星系的照片合成的。

一个棒状核心周围分布着若干条漩涡状的旋臂,这便是银河系的基本模样,然而由于这种示意图都是俯视的角度,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的银河系其实是弯曲的形状,也就是说平视状态下的银河系是呈现波浪状的,由此导致了太阳系在银河系内的公转轨道也是波浪形状的上下翻飞,而不是固定的椭圆形轨道。

那么身处银河系内的天文学家,是怎么在模拟出银河系形状的情况下,还能意识到它是弯的呢?

这里就要引入一个专业名词了:造父变星

它是一种特殊的恒星,埃德温.哈勃当年靠它确定了仙女座的信息身份,并测定了仙女座和银河系的距离上254万光年,而天文学家从银河系内的造父变星中看到了周期性亮度变化,通过星系形成的明暗交替以及银河系本身的周期性的运动,当前的天文学家们确认了一系列的银河系内造父变星的距离周期性的变化。

2019年天文学家通过跟踪2500颗造父变星的亮度变化和距离,绘制出了更精确的银河系三维模型,在这个新的模型里银河系不再是平坦的,因为造父变星们的位置发生了扭曲错落的变化,整体勾勒出了一个波浪形状的轨迹,这意味着银河系从侧面来看,是呈现波浪形状而不是之前认为的平坦圆盘。

如果非要类比的话,我们的银河系有点像薯片,紧随而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银河系会呈现出弯曲的形状,我们的太阳系也是弯曲的吗?

从星系的形成与演化规律上来看,银河系自身在旋转的过程中的物质分布是不太均匀的,从恒星到星际尘埃都有自己的速度,而这些速度的差值意味着银河系无法让所有区域都保持同步自转,因此在不同速度和不同方向的恒星的影响下,银盘自身的形状也出现了向上和向下的翘曲和弯曲,进而造成了银河系的薯片形状。

除了银河系内部原因外,天文学家们认为银河系的卫星星系的引力也导致了银河系的弯曲,具体来说就是5万光年外的人马座矮椭球星系,虽然它的直径只有1万光年,但仍然在以一个椭圆轨道绕银河系公转,由于它大小也属于星系,所以它的引力会周期性的对银盘施加引力影响,从而导致银盘形状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超新星爆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这种现象的证据,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结果。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