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12GB秒变20GB!融合内存挽救老手机?别闹了

发布时间:2023-05-25 10:53:39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
导读:内存整合这件事真的有用吗?

这两年手机应用是设计的越来越放肆了,每个 APP 运行起来占据的空间也是越来越大,直接给我整出 “ 内存焦虑 ” 了。

平时我微信聊的好好的,可能切出去拍张照片,所有应
内存整合这件事真的有用吗?

这两年手机应用是设计的越来越放肆了,每个 APP 运行起来占据的空间也是越来越大,直接给我整出 “ 内存焦虑 ” 了。

平时我微信聊的好好的,可能切出去拍张照片,所有应用的后台就都被杀完了。

所以为了能给用户多腾点内存出来,除了加钱以外,各家厂商也是纷纷推出了自己的 “ 内存融合 ” 技术。

对手机稍微有些关注的可能会注意到,这几年各家厂商发布各种新机的时候,会在标注手机内存的地方,整上一个 xxG + xG 的文案,比如什么 8Gb + 4G , 12Gb + 8Gb 等等。

乍一看好像是 12G 的内存加 8G 的内存,就能原地达到 20G 内存的效果,但是在这个数据的边角上,又会打一个如同免责声明一样的 “*” 号,再告诉你两者的不同。

所以,这项技术真的能让内存空间 “ 凭空增加 ” 么?

白嫖的代价又是什么?

今天,我来好好的带着大家文艺复兴一番,聊聊现在都 2023 年了,这 21 年火起来的技术到底好不好使。

>/ 新了,但是技术也不新 

要讲内存融合,咱们得先简单聊一下手机的存储到底是咋回事。

咱们手机里主要负责放数据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 DRAM ( 俗称内存 / 运存 /RAM ),一个是 NAND Flash ( 俗称闪存 / 硬盘 /ROM )

内存可以几乎无限制的读写数据,而且读写数据的速度非常快,但唯一的问题就是健忘,断电之后里面的数据就丢光了。

所以通常来说,内存里放的是我们打开 APP 后的产生的 " 临时数据 " 。

所以平时我们讲的后台保活,就是系统设备要保证这些应用可以让他们的数据持续不断的运行在这些计算机的内存里面,不被 “ 莫名其妙的杀掉 ” 。

那这么说,岂不是物理内存越大,就越不容易杀后台了?

倒也没错,但内存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贵,前几年手机基本只有 8G 内存,这两年好了一些,厂家也逐渐安排上了 12G 、 16G 的内存空间。

实际上由于边际效益递减原因,再往上堆叠内存带来的正向收益就非常有限了,像这样直接干到 18G 的厂商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为了解决杀后台的情况,同时,厂家就把目光投向了 “ 单价 ” 更便宜的手机硬盘,也就是闪存上来了。

都是存东西,我从这儿偷点空间来没问题吧!

这就引出了内存融合技术的前身—— SWAP。

其实这个技术早在安卓 2.2 的时候就有了,本质就是将一些内存中不怎么用得到的数据压缩,丢到闪存空间里存储,等到需要用的时候再重新读出来。

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实现可以在后台驻留更多的 APP 的效果,省得手机自动杀后台,也省得我们收不到应用的推送。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 Zram 的技术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内存利用率。

它能够将一些内存中不怎么活跃的部分在内存中压缩,等需要用的时候再取出来,就是上图里的 “ 应用内存压缩 ” 。

所以说,站在底层原理的角度来看,内存融合其实并不算什么很新的技术,更多的还是一种对过去 SWAP 和 Zram 技术的融合。

而且这类技术老早就用在我们的 Windows 电脑上了:

为了减少软件崩溃,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微软给电脑引入了虚拟内存技术。这项技术可以让cpu在运行程序时不会出现卡顿现象,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