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华索尼中国研究院的多项技术概念验证成果亮相首展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5 热度:817
以索尼黑科技为引领的新一代娱乐创作和欣赏体验为主题于2023年5月25日到28日举行,索尼中国研究院(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China,简称 RDC)携旗下多项技术概念验证结合索尼人气娱乐 IP 内容的体验项目亮相[详细]
-
嫦娥五号月壤蕴藏哪些演化奥秘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5 热度:1822
古人有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夜深人静,凝望明月总会唤起游子思乡之情。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月球也是地球的“游子”,约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星球撞击原始地球,部分撞击溅射出的高[详细]
-
原来长征十号还有光杆型将替代长征二号F火箭,推力运力都大涨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5 热度:5945
中国神舟十六号飞船乘员将于五月底发射升空,将它送上轨道的火箭,就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这是神舟飞船的专用火箭,目前是中国唯一的载人火箭。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长征二号发展而来,主要是在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按[详细] -
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初次介绍中国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计划详情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5 热度:2478
说说近期的几个热点或许并不算高,但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先从一个消息说起。就在上个月底,首届深空探测国际会议,在安徽合肥举办。主要议题是介绍中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工程规划,以及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深度合作。大[详细]
-
地球的第二颗卫星?月球将拥有新朋友,科学家认为“非自然形成”!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5 热度:3467
晚上天黑之后,就能看到天上那些星星,月亮又有些出人意料。在太阳系当中月亮并不算是体积比较大的一颗星球,之所以会在地球上清晰可见,是因为它是所有星球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再加上太阳光线的反射,让月球看起[详细]
-
我国成功研制出高柔韧性太阳能电池似纸一样不易断裂可重复弯曲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5 热度:4536
在可穿戴电子、移动通讯、车载动能、光伏柔宇融合、航空航天等应用上,可弯曲太阳电池可大幅度增加应用面积。
日前,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宣布,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能像纸一样弯曲,且不易断裂的高柔韧性单晶硅太阳电[详细] -
小米4 月正式搭建 AI 实验室大模型团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5 热度:9859
根据财报,小米的第三财季收入达595亿元,营收增长幅度超过40%,较 2022 年同期下滑 18.9%;经调整净利润为 32 亿元,较 2022 年同期增长 13.1%。其中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11 亿元。
小米集团透露,4 月正[详细] -
天文学家:地球周边隐藏着星际来客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4 热度:8153
2017年人类第一次发现一个来自银河系外的物质加速离去。这个名叫“奥陌陌”的神秘物体被认为是来自另一个太阳系的彗星或小行星。2019年,第二个类似物体被发现。它也被认为是一颗彗星,并且同样不属于我们[详细]
-
鹏城实验室正式发布星云系统 助力大科学工程与计划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4 热度:1619
鹏城实验室鹏城星云系统和鹏城星方数据集发布于大湾区科学论坛上。据介绍,该系统以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的需求为牵引,聚焦天文和遥感两大学科,可为世界科技前沿的复杂问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当前大科学面临[详细] -
人掉进黑洞会怎样?科学家给出3种结论不被撕碎兴许能看见未来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4 热度:986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宇宙也获得了很小一点的了解,黑洞作为宇宙中最大的威胁,也是一直被人们所关心的。多年来我们从未停止对黑洞的探索,但没有亲身经历,我们终究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我们人类所赖以生存[详细]
-
“7号冰”究竟有多可怕?科学家研究发现,仅需几天便能冻住地球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4 热度:7965
天地浩大,无奇不有,在这个世间,有着许多的奇妙的事情,并没有被我们发现,也有很多的奇妙的事情,自己都无法获得科学解释。虽然我们人类在自然界中是非常渺小的存在,但不管面对任何困难我们都不抛弃不放弃,未来的探索[详细]
-
神秘的超级水世界!在这些氢海行星上,是不是真的存在外星生命?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4 热度:7577
我们地球上的海洋十分的广阔,它们覆盖了地球的 2 / 3和下面深度达 10公里。
然而,在太空中却有着一种更加壮观的海洋奇景,它就是被誉为水世界的氢海行星。这些拥有庞大体型的超级水球,其质量甚至能够达到地球的[详细] -
银河系似乎在解体?银河系旋臂发生了“断裂”,这是咋回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4 热度:3673
一项研究表明银河系的旋臂已经“破碎”,并引起了科学界极大的关注。事实上,这并不是科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正在解体的证据。本文将结合更多相关事例、数据、实验发现等,来探讨银河系解体的现象及其可能影响[详细]
-
这颗超新星只是在北斗七星内刚才出现的,而且还在持续亮起来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4 热度:1541
相信许多小伙伴们都知道超新星爆发是宇宙当中非常壮观的天文现象,而且很多人也想真正的亲眼目睹超新星爆发的过程,体会一下那神奇的能量释放过程,而就在现在,夜空中北斗七星区域中正上演着这样的一幕。
据来自国[详细] -
用光连上量子电路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4 热度:576
在材料科学与密码学中,量子计算机有望用于解决复杂的问题,这些任务在未来即使是最强大的传统超级计算机也无法实现。然而,由于需要纠错,这可能需要数百万个高质量的量子比特。
超导处理器的进展很快,目前的量子[详细] -
登顶珠峰!我科举队员完成多项科考工作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4 热度:1823
从第二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获悉,早上,“巅峰使命2023”珠峰科考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科考队完成了海拔8830米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技术升级,数据通过该气象站成功传输至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科[详细]
-
华为完成全世界88个子公司metaerp切换,全栈自主可控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4 热度:5369
继宣布ERP自主可控之后,5月,华为进行首例MetaERP大规模切换,包括亚太、欧洲、中东中亚、南部非洲和拉美 5个区域、6个账务共享中心、75个国家,合计88家子公司,业务涵盖ICT、华为云、终端等多个产业。
注:ERP即E[详细] -
超算网平台实现算力资源综合调度及协同调度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3 热度:1100
在“2023年大湾区科学峰会”上,国家高性能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介绍,伴随各领域应用对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行业与区域算力分布不均问题凸显,而落实超算互联网行动方案,打造集应用、数据、[详细]
-
“量子芯片温度计”面世!量子计算市场迈向万亿级,年均增长率31%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3 热度:7502
最近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量子计算超低温传感器,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这款产品被科研人员称为“量子芯片温度计”。
据了解,量子计算超低温传感器支持实时温度监测,具备较[详细] -
亚马逊中国将于7月17日停止服务应用商店功能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3 热度:6651
亚马逊 AppStore发送邮件提醒:自7月17日起,亚马逊中国将停止服务AppStore。
请查看有关亚马逊应用商店的重要更新:尊敬的亚马逊应用商店客户,您好! 我们留意到您之前使用过 / 或还在使用亚马逊应用商店,我们发[详细] -
高解析图案化钙钛矿量子点的飞秒激光诱导正向转移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3 热度:1016
对于包含高分辨率显示器、图像感应器等多种应用,钙钛矿量子点的高分辨率图案化制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钙钛矿量子点不稳定性的限制,现有涉及化学试剂以及掩模版的图案化技术不适用于钙钛矿量子点。因此,制备高[详细]
-
重大进展!我国科学家找到煤变“水”新方法构筑能源领域新里程碑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3 热度:6551
能量的积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手机、电器、汽车,还是工业生产中的飞机发动机和火箭推进器,都离不开能源的供应。
在我国,化石能源的主体依然是煤炭,占比近 70%,石油大约占 20%[详细] -
清华团队建造中国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速度超世界水平达100倍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3 热度:4762
近几年来,科技快速发展,中国越来越注重技术革新,在国际上清华大学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科技强国代表。本文将重点介绍清华团队打造的玻色量子,旨在推动半导体产业链的共同发展,为中国科技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详细]
-
检测引力对量子自旋的影响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3 热度:6637
量子理论与引力相遇的时空里对粒子固有自旋与地球重力场间相互作用的探索。
我们对物理学的理解得到了两个理论支柱的支持。首先是量子场论,它支撑着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第二个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它描述[详细] -
世界首台氢电混合动力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发布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23 热度:2434
在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天津港集团推出了世界上首台氢电混合动力AI交通机器人(ART)。
据悉,此次发布的氢电混合动力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长15米,宽2.9米,载重平面距地面1.5米,整备重量23吨,最大载重65吨,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