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极深处,科学家发现了一整个城市、宇宙飞船和信息盘?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2 热度:2838
最近引起网络热议的事件之一是某位高级军官以纳冯斯基的名义分享一个故事,内容是在南极洲偏远地区进行探险时所发现的趣事。
在冰层下面,他们发现了装有宇宙飞船的仓库,虽然这些飞船的工作原理目前还未解密,但[详细] -
地球地心泄露,长达25亿年,至今没法解释?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2 热度:4409
地心指的正是地球内部的最深处及最高处,有固体内核与液体外壳两部分构成。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地球核心可能在持续地“泄漏”,这一现象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和疑惑。
第一部分:地球核心的探测[详细] -
国内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开放下载:Windows可安装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2 热度:1993
最近,中国的Quantum Operation System公司发布了他们自己的第一款量子电脑操作系统的客户端版本。
PilotOS客户端是本源量子完全自主研发的一款一站式学习与开发平台,该客户端集成了量子编程开发环境所需的量子编[详细] -
国家太空实验室画面流出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征集开始申报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2 热度:9017
在7月20日的早上,中国的太空站和相关的科学及技术应用计划的项目报名网页已经正式开放了。
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我国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发来邀请,诚邀科技界同仁一起到“天宫”做实验,同时视频中还展[详细] -
国际研究团队在绿豌豆星系里发现特殊星系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2 热度:5442
最近,一组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使用逆时钟陀螺仪(LOL)的光谱数据来分析数千个星系的样品。在此过程中,他们发现了15个特殊的宇宙线源,其中包括5个有双重尖峰和细直谱的特别天体,并分析这类特殊天体可能起源于活[详细]
-
我国科学家巧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多项研究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2 热度:6880
据报道,由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正在对中国空间站进行使用以展开关于生命与材料的多种研究;并通过对于回到地球表面的太空科学研究中的样品的分析来推进当前的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应浩研究[详细] -
黑洞是怎么被喂大的?研究显示星系尘埃丝包围并供养中心黑洞!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1 热度:8278
在众多宇宙天体的行列之中,黑洞无疑是最为神奇的一种。其原因在于除了内部有丰富的物质外,更因为它们的巨大质量能够达到数百亿倍的太阳,而且因为物质的密度高得令人难以置信,体积通常却不是很大。当黑洞从周围捕[详细]
-
或许存在低级生命!距离地球6光年之外,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1 热度:5624
在宇宙中,有一颗被称为"超地球"的星球位于离我们地球约6公里的光年纪处,它的质量是地球的1.3倍之多!这颗行星质量高于地球但远低于太阳系的冰巨星,它的存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宇宙中可能存在低级生命的探讨。
科[详细] -
22日冥王星冲日,这颗矮行星步入观赏窗口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1 热度:9820
对于爱好天文学的读者来说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7月22号是观测冥王星的绝佳机会!作为太阳系中最遥远的矮行星之一,它正在逐步展现真容,让我们一睹它的风采吧!
人们对冥王星并不陌生,因为它曾经跻[详细] -
自转是否是惯性运动?为什么地球能自转几十亿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1 热度:5226
地球的旋转是在没有外力干扰下发生的自然行为。最初形成的太阳系的残留物被引力的影响又聚集回了太阳系中,产生了长时间的小行星撞击,在这个过程中,行星数量受到削减,很多行星都因为撞击作用形成了自转、轨道偏移[详细]
-
一箭四星!快舟一号甲第21次发射成功:这火箭有点绿呢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1 热度:8401
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搭载着被命名为“快舟皓瀚号” 的火箭于2021年10月5日在中国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07、08、09、10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详细]
-
学者设计新型热电池晋升热电转换性能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1 热度:9819
广东省科学院的化学家们和广东工学院的教授合作发明了一款崭新的热电池,由该所的科研人员曾炜领导并与之共同开发,通过将质子Soret效应和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反应耦合,使得电池的热电转换性能得到了提升。[详细]
-
科学家巧用电镀方法实现毫米级厚度单晶铜片制备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1 热度:9803
近期,中科院的王恩哥和刘开辉以及松山的铜板研究小组携手攻克了电铸加工单晶铜板的工艺难题,首次利用电镀的方法实现毫米级厚度单晶铜片的制备,并提出“衬底表面原子台阶诱导单晶生长”的外延电镀新机制[详细]
-
中国气象局气象导航中心揭牌正式成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1 热度:225
在北京市成立的中国气象局气象导航中心(以下简称"气象导航中心")得到了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副局长毕宝贵和张祖强的莅临指导。
气象导航是根据航区未来的天气、海况条件和船舶性能特征为船舶优选一条能避开恶[详细] -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了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1 热度:7873
根据消息来源称,中国的太空机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在时间为北京时间的2023年7月20日21:40:00左右,进行了长达8个小时左右的宇航员离开空间舱的操作,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详细]
-
支付宝正式宣布境外用户可在中国使用移动支付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1 热度:5882
今天蚂蚁集团发表声明称,其与杭州亚组委合作成为本次运动的官方支付伙伴后,支付宝也成功实现了对海外用户的手机支付服务延伸。来自全球的运动员、游客,可以在全国使用支付宝,享受购物、打车、坐地铁、游览景区等[详细]
-
为什么宇宙中所有星球全是圆的,无一例外?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0 热度:4914
为何没有任何一颗行星不规则呢?原因很简单:“行星”这一术语定义为“由不同材料形成的巨大球体物体”,而球状天体当然就是圆的,所以如果某个天体不是圆的,那它就不能称之为星球。
当然了[详细] -
18.18分释放1次,科学家发现隐秘信号,外星人真的存在吗?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0 热度:5690
近来年人们广泛探讨外星生物的话题,许多科学专家持续研究是否存在其它具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体存在于广阔无垠的星际空间之中,而其中一项备受关注的话题便是地外信号的发现。近期,一称为“18.18分”的神秘信[详细]
-
中科大开发出一种高效的甲烷生成硼配合物铜原子的单原子催化剂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0 热度:5941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杰研究团队与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夏川团队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肖建平团队合作,一种提高铜单原子催化剂产生甲烷效率的方法是通过硼配位掺杂进行改进。
将二氧化碳电催[详细] -
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客户端上架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0 热度:6135
据来自安徽省的消息称,量子计算软件公司本源司南(Pilot OS)的客户终端程序已全面发布,用户可以直接进行本地量子计算编程,不需要联网使用,实现用户对量子计算软件服务“打开即用”,助力量子计算编程[详细]
-
外媒关注中国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进展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0 热度:2990
据中国一名高级太空飞行员介绍,该国家的下一代载人火箭飞船可以承载7人上太空,计划于2047年到2048年期间进行首飞。
报道称,2003年,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当时,杨利伟被神舟五号送入轨道,成为中国首[详细] -
000吨级火箭起飞瞬间,21台发动机一同点火,4年后登月时机成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0 热度:3844
最近,中国的航天计划公开了把人类送上月球的初始构想,他们将使用两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将载人和宇航舱送进到前往地月系的新路径之中。长征十号毫无疑问是中国载人登月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中国将会在2030年之前实现[详细]
-
我国研制的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4 秒)开始试运行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0 热度:6108
最近中国的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和技术中心的工程师们成功实现了4秒钟短脉冲、高能量的电磁炮弹发射系统性模拟重力的试验设备的启用调试。此装置采用电磁弹射的方式在地面构建微重力实验环境,相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详细]
-
在轨工作51天!神十六航天员近日择机出舱:可算要漫步太空了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0 热度:4583
自从于北京时间的2023年5月30日成功加入空间站组装体的行列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1天的轨道运行历程,属于神舟16号的宇航员小组。这是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所宣布的。
为期5个月的太空科研之旅已完成近三分之[详细] -
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破13亿千瓦 占比48.8%快追平火电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20 热度:1727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公告,公布了自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中国的电力工业发展状况数据。
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7.1亿千瓦,同比增长10.8%。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