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发现一颗首次发现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的化学遗迹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6 热度:8699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的研究员组成的国际研究组公布了一项重要的研究结果,研究团队率先在银晕恒星中发现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超过100倍太阳质量)演化后坍缩形成的对不稳定超新星存在的化学证据。该成果证实[详细]
-
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6 热度:8983
打开微信小程序“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就能开启山西文物欣赏“云游”,既可以文物观赏,又可以享受旅游优惠,还可以导览解说……这就是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提供的“云服务&rdquo[详细]
-
消息称 QQ 可使用微信账号登录,有望推进腾讯平台一体化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4 热度:1236
腾讯早年为了推动微信安装数量,用户可以使用 QQ账户登录微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这项功能在 2014 年前后被移除。而如今这项功能“倒了过来”,有消息称,目前腾讯 QQ 可以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经过查证[详细] -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布局完成3年 正突破毫米级甚至更小精度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4 热度:8138
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卫星星座部署的第三个年头,这真的实现了神话般的成功。
2000年10月31日,北斗一号第一颗卫星从大凉山深处奔向太空,开启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组建序幕。此后至2003年5月25日,西昌卫星发[详细] -
中国高空开伞试验运载器发射连续成功:木星、天王星我们来咯!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4 热度:3564
近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研制的低空开伞试验运载器,在中国西北戈壁开展了发射试验,各项指标均接近任务书指定值。
至此,该运载器发射试验已连续取得多次成功,为后续深空探测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详细] -
中国科学家创造城际量子密钥率破纪录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4 热度:3417
量子密码技术与量子通信的实现是量子通信技术的急迫任务之一,它可以实现更为频繁的密码交换,还能显著提高量子通信效率。我国科学家将异步匹配技术与响应过滤方法引入量子通信,创造了城际量子密钥率的新纪录—[详细]
-
上海建造文旅元宇宙新赛道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4 热度:8598
近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上海市打造文旅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这是上海加快布局文旅元宇宙新赛道、上海文旅业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和新技术革命的关键一招,同[详细]
-
最新的火星照片中出现一个奇怪的柱子,好奇号又捕捉了不明物体!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3 热度:3184
虽然好奇号只是在盖尔火山口的区域探索火星的真实,但传回来的火星照片足以让人意识到一个真实的外星世界。
人们发现这颗红色的星球曾存在过湖泊和海洋,而且从一些湖泊的底部拍摄的照片也能看出一些奇怪的圆柱体,[详细] -
中国天眼获得重大成果!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双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3 热度:9740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日前,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中国空间站”FAST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
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名为PSR J1953+1844(M71E)的双星,其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是目前发[详细] -
韩华成功试制了全球首个大型燃气涡轮机。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3 热度:8053
韩华和韩国西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成功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台中大型燃气轮机并进行了试验测试,超过一半的电能都是氢气的。
2023 年 6 月 22 日,在大山成功测试后,韩华氢涡轮发电配电现场团队合影留念。
韩[详细] -
Cloudflare发布网站检测工具Observatory,一键改进网站效能表现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3 热度:6430
Cloudflare日前推出的网站安全性和性能评估工具观察器,通过观察器监控第三方访问者网站的行为,让站长掌握网站安全性和性能表现。
Cloudflare 援引谷歌数据表示,即使加载时间缩短一秒,也可以将移动转化率提高多[详细] -
泰裤辣了!一起拆除太空的“盲盒”吧!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3 热度:858
“真激动!还是有种期待感,开个‘盲盒’,打开之后就可以看到试样了”。空间站高温材料科学实验系统主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刘学超手持太空返回的实验样品激动地说,&ldquo[详细]
-
月背首次出现“天外生物”,嫦娥四号立下先功,引起科学家热议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3 热度:9994
人类科学技术文明的诞生以,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月球的探索,中国,美国以及苏联的航天事业都能证明这一点,一直以来月球在人们眼里都是美好的象征,像著名歌手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就是极好的证明。
而我国研制[详细] -
最怪异的恒星级黑洞,质量是太阳的142倍,科学家也想不明白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3 热度:9823
在爱因斯坦相对论中,提到了一座神秘的天体,这个天体的引力强大到哪怕是光也无法逃离它的视界。后来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将这种神秘的天体称作“黑洞”。
不过,由于黑洞本身并不发光,想要找到黑洞,只能[详细] -
走S形路的星球被发现半径仅有太阳的2%密度是太阳12万倍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3 热度:7001
在 1930年代,天文学家们通过对夜空最亮的星——天狼星的运动轨迹的研究发现,该恒星并不像其它恒星那样顺利的沿着固定的轨道运行,而是走着S形的路。对于这个现象,科学家认为在天狼星附近应该还有一颗人类未[详细]
-
吱嘎作响!月球表面可能比想象的“更活跃”,科学家感到疑虑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3 热度:8920
月球被看作是颗死星,直到阿波罗11号于1969年登上月球后,月球地震仪显示,月球内部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平静”,最新发现证明月球不仅仅是尘土飞扬、贫瘠的太空岩石,它可能还在不断地变形。研究人员[详细]
-
超级“怪物黑洞”,质量超太阳70倍,科学家惊呼它不该存在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3 热度:4528
在距离地球60000光年以外的宇宙中,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又一次进行了重大发现!借助中国自主研发的国家重大科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科学家们发现了宇宙中目前已知、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之一,彻底刷新了人[详细]
-
消息称蚂蚁集团正开发语言和多模态大模型,定名“贞仪”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1 热度:4505
据介绍,蚂蚁集团的技术研发团队正在自行开发语言以及内部定名为“贞仪”的多模态大模型。
多模态大模型指的是将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多模态信息联合起来进行训练的模型。此前,OpenAI 联合创始人伊[详细] -
天宫空间站电推进发动机第一次实现在轨“换气”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1 热度:6293
来自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的消息显示,近日,天宫空间站电推进系统气瓶完成在轨安装,该院801所首次采用“换气”的方式完成电推进系统推进剂氙气的补充。
电推进系统,也称电推进发动机,其工作原理是先将氙气[详细] -
除了气候,还有许多方面都突破了地球的极限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1 热度:908
大家都相信地球永远可以包容我们,而大自然强大的弹性总是能为我们生活创造适当的条件。但现在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人类的许多行为正让未来文明和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面临巨大的风险。
近日,《自然》杂志上刊登了[详细] -
一个原本不应该在月球上出现的全新矿物被陨石带到了地球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1 热度:9178
这种矿物质是什么?
我们先来了解下月球陨石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在月球表面存在着大量坑洼地带,这些坑洼地带都是与月球共生至今。,不断被大量的小行星等撞击有关。
从1982年第一个月球陨石被发现开始,如今,科[详细] -
嫦娥五号登月“挖土”,带回 2千克月壤,中国会给谁?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1 热度:3716
美国的“阿波罗11号”以及“阿波罗17号”分别在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先后7次载人登月最后,宇宙万物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终成大业,12名航天员成功登月,且将重达381.7千克的月壤及月岩采回。197[详细]
-
中国登月计划开启!登月航天员选拔重点揭秘航天员能量餐来助力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1 热度:1973
自从发布“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计划”的消息后,人人都对此感到非常自豪和兴奋,特别是当全世界热议中国航天的时候,我们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根据国家航天局官网发布的新闻动态可知,[详细] -
月球的诞生与数亿年前的碰撞事件有关科学家在月球上找到线索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1 热度:5688
月球到底是如何诞生的,目前科学界主要有三种看法近期,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监测到月球上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效应,似乎可以印证月球撞击理论。
说起月球,大家应该不会感觉陌生,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作为地球的卫[详细] -
月球上的土壤有啥魅力?值得“嫦娥五号”往返近80万公里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6-21 热度:9736
除了嫦娥五号是我国航天工程的终点站,近来,嫦娥五号已是热门话题,还有“嫦娥五号”的重要任务——去月球上挖土,要知道,虽然月球距离地球很近,但是往返将近80万公里,也并不容易,那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