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天线家族”再增一员
发布时间:2023-03-01 09:59:13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随着物联网、可穿戴式设备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传统天线已不能满足柔性无线通讯设备的需求,质量轻、可弯曲的柔性射频天线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维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维
随着物联网、可穿戴式设备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传统天线已不能满足柔性无线通讯设备的需求,质量轻、可弯曲的柔性射频天线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赵强教授团队和射频集成与微组装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刘蕾蕾教授团队在柔性射频天线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南邮团队使用具有高电导率、轻质柔性、易加工等特性的碳化钛材料替代传统金属,并首次提出了“分子胶水”界面改性工艺和先进挤压印刷技术相结合的策略,构建了柔性超宽带Ti3C2单极子天线,实现了在弯曲状态下流畅实时的无线通信传输。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并被推荐为“Devices”领域亮点研究。 赵强介绍,柔性天线需要具备“轻、薄、柔”的特点,而现有的碳化钛天线都是以介质基板、中间黏结层和碳化钛传输材料的“三明治”结构成型,结构复杂且厚度较大,限制了它在穿戴式柔性无线通信设备上的使用。 针对碳化钛材料在制备柔性天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南邮团队提出“分子胶水”界面改性工艺,首次在介质基板上实现直接打印制备碳化钛天线。“我们在研究中使用聚多巴胺‘分子胶水’代替中间黏结层,这种分子胶水厚度非常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的表面拥有丰富的官能团,就像无数的‘吸盘’一样,可以将碳化钛传输层和介质基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使在数千次弯折后,碳化钛和介质基板也不会发生分离。”赵强介绍,这是柔性天线能够稳定传输无线宽带视频信号的基础,大功率柔性低功耗碳化钛集成天线的成功制备,为进一步解决柔性射频电路的集成可靠性问题攻坚克难提供了有效途径。 提升天线的增益和辐射效率也是团队研究的另一重点。“我们希望碳化钛传输层薄但效率高,找到‘轻、薄、柔’的平衡点。”赵强表示,实验使用的碳化钛是油墨状的,传输层的制作则用到了先进挤压印刷技术,该项技术可以在室温的环境下操作,方便实现大面积图案化,整个工作通过一层层的裱涂,可以定点、定量轻松做到改变碳化钛传输层的浓度、厚度,进而得到需要的效果。 物联网的发展不仅要求无线射频电路和天线之间进行无缝集成,同时要求其能够在宽频段进行设备间的通信。南邮团队研制的柔性碳化钛天线,其工作涵盖了WLAN、蓝牙、5G(n41、n78)频段,可以完整、快速、实时地传输视频信号。并且天线在弯曲状态和平坦状态间进行变换时,带宽和中心频率保持良好,当天线处于非视线内或不同方位角时,传输效果依然十分稳定。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该无线接收机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功能。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