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未来我国深空探测还有这些重要工程

发布时间:2023-04-25 10:07:44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未来我国深空探测还有这些重点工程

●月球探索工程包含嫦娥 6号、嫦娥 7号、嫦娥 8号的任务,将继续在中国开展

●关于火星的三维立体影像图正在制作,将会在合适时机对外发布

●我国还准备开展木星系及天王星
未来我国深空探测还有这些重点工程

●月球探索工程包含嫦娥 6号、嫦娥 7号、嫦娥 8号的任务,将继续在中国开展

●关于火星的三维立体影像图正在制作,将会在合适时机对外发布

●我国还准备开展木星系及天王星等行星际探测,太阳以及太阳系边际探测

目前,我国已成功实施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探月工程“绕、落、回”战略规划的圆满收官;实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进一步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探测。

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有哪些最新成果?未来还将实施哪些重点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对未来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规划和亮点进行解析。

“嫦娥”探月

从月背采样返回到组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2年9月9日,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球上的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现月球上新矿物的国家。“嫦娥石”正是从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携带的1731克月球样品中研究得来的。

谈及未来的探月计划,吴伟仁说:“我们希望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集更多样品,争取实现2000克的目标,如果采样成功,将是人类第一次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未来五年,我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探月工程四期目前已经获得国家立项批复,我们的未来规划包含我们的嫦娥六号、我们的嫦娥七号和我们的嫦娥八号一系列的任务。

嫦娥六号计划于2024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计划于2026年前后发射。吴伟仁介绍,嫦娥七号准备在月球南极着陆,主要任务是开展飞跃探测,然后争取能找到水。

吴伟仁介绍,嫦娥八号任务目前处于方案深化论证阶段,准备在2028年前后实施发射,将与嫦娥七号月面探测器组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将会有月球轨道器、着陆器、月球车、飞跃器以及若干科学探测仪器。一是找水,二是探测月球南极到底是什么状态、地形地貌、环境有何物质成分。这是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重要任务。

“我们还计划以月球为主要基地,建立集数据中继、导航、遥感于一体的月球互联网。”吴伟仁表示,这些形成一体化后,可以对月球上的一些资源和探测器实行有效管理。

月球探测仅仅是我国深空探测计划的第一步发展目标。“我们与相关国家联合发起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并欢迎国际伙伴参与合作。”吴伟仁说,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或将作为飞向太阳系或者更远深空的深空探测中转站。

“天问”探火

持续积累一手科学探测数据

“天问”探火取得的科学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张荣桥介绍,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开展综合研究,揭示上述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通过火星车车辙图像数据研究,获得着陆区土壤凝聚力和承载强度等力学参数,揭示着陆区表面物理特性……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取得的一批科学成果丰富了人类对火星演化历史、环境变化规律、火星表面典型地形地貌成因和火星大气逃逸物理过程的认知。

张荣桥透露,目前,天问一号环绕器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持续积累一手科学探测数据,关于洞察火星的三维立体模型影像图目前正在火箭的制作,将会在今年底的合适时机对外正式发布。

“天问一号正在迈上新的征程,小行星探测也在有序推进。”张荣桥说,天问二号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初样研制阶段的工作,预计于2025年前后发射,将对近地小行星2016HO3 开展伴飞探测并取样返回。

“未来,我国还准备开展木星系及天王星等行星际探测,太阳以及太阳系边际探测。”吴伟仁表示,希望能够发射我们自己的探测器,走到太阳系边缘地区,看看太阳系边缘地区太阳风和宇宙风交汇的地方是什么样。

要实现火星采样,把人送上月球、送上火星,都离不开运载火箭。吴伟仁表示,运载火箭在整个深空探测任务中的作用很大,长征五号是目前我国最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现在研究的重型运载火箭推力能够达到4000吨,是长征五号推力的约4倍,已列入我国深空探测日程表。这一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在未来,中国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并且在太空中开展科学实验。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