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也能撰写量子软件
发布时间:2023-05-27 10:09:4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大家可以到云端去体验一下量子计算机的极速运算进程。这一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发布,这一平台不仅可以为科研人员所用,还能让大众亲身体验到微秒级的量子计算速度,甚至尝试编写“量子软件&
大家可以到云端去体验一下量子计算机的极速运算进程。这一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发布,这一平台不仅可以为科研人员所用,还能让大众亲身体验到微秒级的量子计算速度,甚至尝试编写“量子软件”。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让空间距离50公里之遥的三枚超导量子芯片在“云”上相聚,从单机变为联网。该成果让量子算力实现了连接、整合,随着相关的电子器件完成配套,便搭建起从底层硬件到操作系统均完备的量子计算机。用户接入云端,即可享受量子计算机提供的服务。 据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兼聘研究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桁介绍,这三枚量子芯片分别拥有136个、18个和10个量子比特。“目前平台提供了三个选项,136个量子比特适合计算复杂的问题,但平均精度不算最好,10个量子比特算得较慢但精度高,用户可按需选择。”范桁表示。 面临极为复杂的特殊计算问题时,量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能提升成百上千倍,乃至万倍以上,让计算上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据悉,目前,该量子计算云平台在平台规模、单量子比特数量等指标上,均处于国际第一方阵,并能实现18量子比特的全局纠缠,计算精度为世界前沿水平。 在该平台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编写程序,不仅兼容了国际通用的开放量子汇编语言标准,还提供了图形界面,只需要动动鼠标就能便捷编程。一些国内研究团队已经在利用该量子计算云平台远程调用量子芯片,构建各自的科研、应用软件,量子计算的生态建设逐步展开。也就是说未来,低功耗量子计算将不再只属于计算机科研人员,其强大的算力能优化解决很多已经在日常生活解决不了的问题。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让空间距离50公里之遥的三枚超导量子芯片在“云”上相聚,从单机变为联网。该成果让量子算力实现了连接、整合,随着相关的电子器件完成配套,便搭建起从底层硬件到操作系统均完备的量子计算机。用户接入云端,即可享受量子计算机提供的服务。 据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兼聘研究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桁介绍,这三枚量子芯片分别拥有136个、18个和10个量子比特。“目前平台提供了三个选项,136个量子比特适合计算复杂的问题,但平均精度不算最好,10个量子比特算得较慢但精度高,用户可按需选择。”范桁表示。 面临极为复杂的特殊计算问题时,量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能提升成百上千倍,乃至万倍以上,让计算上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据悉,目前,该量子计算云平台在平台规模、单量子比特数量等指标上,均处于国际第一方阵,并能实现18量子比特的全局纠缠,计算精度为世界前沿水平。 在该平台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编写程序,不仅兼容了国际通用的开放量子汇编语言标准,还提供了图形界面,只需要动动鼠标就能便捷编程。一些国内研究团队已经在利用该量子计算云平台远程调用量子芯片,构建各自的科研、应用软件,量子计算的生态建设逐步展开。未来,量子计算将不再只属于科研人员,其强大的算力能优化很多日常生活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潘建伟表示,目前量子计算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但还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