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高速通讯业务化应用实验在中国星地激光成功开展。

发布时间:2023-06-28 12:21:40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据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最近在星地激光高速通信领域有了较大的突破,成功利用自主研制的 500 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与吉林一号 MF02A04 卫星进行了星地激光通信实验,实现了每秒 10G 比特(Gbps)的
据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最近在星地激光高速通信领域有了较大的突破,成功利用自主研制的 500 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与吉林一号 MF02A04 卫星进行了星地激光通信实验,实现了每秒 10G 比特(Gbps)的通信速率,所获取的卫星载荷数据质量良好,可以满足高标准业务化应用需求。

据了解,星地激光通信是指利用激光作为载波,在卫星和地面之间传输信息的技术。其具有频谱资源丰富、通信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未来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星地通信主要采用微波技术,但由于微波频段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星地海量数据传输需求。相比之下,激光频谱资源极其丰富,通信速度相较于现有的微波通信速率高出十倍到近千倍。

在本次星地激光通信实验中按照业务化应用标准,科研技术团队成功完成了星地协同任务规划,激光信号双向捕获、稳定建链、自适应光学校正等一系列实验流程,从而实现了在广播电视非稳态传输信道下的高分辨率星地激光高速、高可靠高分辨率通信。

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实现星地激光高速通信的工程应用,星地通信速率由每秒G 比特迈入每秒 10G 比特时代,对于提升我国空间信息网络的传输能力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在充分利用现有微波地面站的基础上,布局国家卫星激光通信地面站网,以激光加微波组合运行的模式将有望彻底解决我国卫星地通信瓶颈问题,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公共需求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表示,该项目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激光陀螺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