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晓磁星快速射电暴机制特点
发布时间:2023-07-31 12:43:20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科学-进展》发表由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美国内华达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前沿所等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 利用中国天眼FAST,进行"快速射电暴的搜寻与多频率监测"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科学-进展》发表由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美国内华达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前沿所等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 利用中国天眼FAST,进行"快速射电暴的搜寻与多频率监测"的重点研究计划。 科研人员介绍,该工作针对河内快速射电暴磁星SGRJ1935+2154的多波段观测,揭示其射电脉冲性辐射相。团队通过对比脉冲星辐射和其X射线辐射轮廓相位,发现其所发出快速射电暴爆发与脉冲星脉冲具有不同的相位分布,快速射电爆发生的相位更为随机。该工作揭示了快速射电暴爆发现象与射电脉冲星辐射可能存在物理机制上的不同。 快速射电暴一般是来自宇宙深处其他星系的毫秒级极亮射电爆发。目前全世界的射电望远镜已经发现了成百上千例这样的爆发,其中数十例还会重复爆发。FAST针对FRB开展了一系列深度观测,揭示了一部分FRB的能量特点和偏振特性。但是,FRB产生的具体机制和起源天体仍然是目前天体物理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SGRJ1935+2154是一颗位于银河系内的磁星。它在2020年4月28日发生了一次磁星爆发,同时地面射电望远镜捕捉到来自此磁星的一个极亮的射电爆发。该磁星的射电爆发已经达到某些河外FRB的亮度,因此被认为是第一例来自于银河系内的FRB现象。在2020年以后,该磁星还零星发生过几次类似FRB的较亮的射电爆发。 这些证明来自超高速磁星的不规则极亮射电爆发为我们进一步研究FRB的产生不规则曲面的机制提供了越来越重要的信息。 FAST优先重大团队在2020年10月针对SGR J1935+2154进行了一个月的监测,并成功探测到该源的脉冲星单脉冲辐射。虽然比快速射电暴暗了约10个量级,该源的射电脉冲星相辐射具有很好的规律性,其脉冲产生的区域只占总旋转相位的不到7%。并且,通过同时X射线观测,团队发现射电脉冲星相的辐射和X射线的轮廓峰相位相反。这一点和其他类FRB爆发的相位不同,FRB爆发倾向于随机分布。 科研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揭示了快速射电暴的产生机制很可能与脉冲星辐射不同,它们发生的时候可能伴随着可以破坏磁层稳定结构的爆发性过程,因此它们可以出现在各种不同的旋转相位。这一结论对于理解和建立FRB产生机制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很好解释为何重复FRB很少展现出显著的自旋周期性这一问题。 显著的自旋周期性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frb的起源,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