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夜空为什么是黑的?你认为的“正常”其实困惑了科学家上百年

发布时间:2023-08-03 11:10:39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我们所在的宇宙是如此辽阔,不管你朝着哪个视角望去,都能够观察到一些星体或是星际群体。照此推算,整个宇宙中所有星星的光会加起来,无论你选择什么时间抬头仰望,我们的天空应该是一天24小时都是明亮的。那么太空
我们所在的宇宙是如此辽阔,不管你朝着哪个视角望去,都能够观察到一些星体或是星际群体。照此推算,整个宇宙中所有星星的光会加起来,无论你选择什么时间抬头仰望,我们的天空应该是一天24小时都是明亮的。那么太空为什么是黑色的?放眼望去不是到处都是星星吗?

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最常见的答案可能是照明不足。然而,这个问题却困扰了科学家数百年,真正的答案比想象中的还要复杂深奥。

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威廉·奥尔伯斯(HeinrichWilhelmOlbers)在1823年提出了著名的这个问题,学术界称之为奥尔伯斯悖论。悖论是这样的:“如果宇宙是无限的、静止的、永远存在的,那么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太空,你都会看到一颗星星。”他曾提出一个解释是星际尘埃阻挡了星光的传输。但如果是这样的话,星际尘埃积累的辐射能也会使其发光发热,所以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在他看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但他也找不到更好的解释。

其实奥伯斯并不是第一个想到这个问题的人。开普勒早在1610年就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认为宇宙的大小是有限的;等待。为了解决奥尔伯斯悖论,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但当时的宇宙学根深蒂固的是“稳态宇宙”:宇宙是稳定的、静止的、均匀的、无限的。直到1920年,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EdwinHubble)发现宇宙不是静止的,并证实宇宙在膨胀,导致“大爆炸”的出现。

目前,奥尔伯斯悖论的最佳解决方案分两部分进行解释。首先,我们的天体纵然是无穷大的,但它并没有无限古老的,这一点很最重要。 

现在所有的证据似乎都表明宇宙没有边,但宇宙本身确实有边,但只是暂时的。宇宙的年龄还不到150亿年,也就是说我们能接收到光的最远距离是150亿光年。换句话说,当我们将望远镜指向天空时,我们只能看到那些照亮我们的星星。 而来自更远恒星的光还不来得及飞出地球,故而它无法照亮天际。 

同时,根据哈勃定律,星系远离我们的速度与它们与我们的距离成正比。因此,距离我们一定距离以外的星系,其速度会比光速更快。结果,这些银河系的光芒永远也到达不了地球。所以只有宇宙中部分恒星发出的光会到达地球,有限的星光无法布满整个夜空。ps:这一点与相对论并不冲突,因为是宇宙的膨胀速度,不是星系本身运动造成的。

第二,所有的恒星和星系都不是无限长寿的,最终都会消亡。相信大家都知道,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大约每秒30万公里,而我们每天看到的阳光,就是太阳8分钟前发出的光。同样的道理,当你通过望远镜看一颗恒星时,它不是现在的样子,而是过去的样子。更令人着迷的是,其中一些恒星可能已经死亡,但由于宇宙浩瀚,离开恒星表面的最后一个光子仍在途中,尚未到达地球。所以当我们仰望夜空时,我们真正看到的是宇宙的过去。

此外,宇宙其实很“亮”。因为在物理学方面,黑色不是一种颜色。根据定义,颜色是光波的可见光谱。黑色物体吸收光谱中的所有颜色,使“黑色”完全没有颜色。另一方面,“白色”是所有颜色的混合物,包含可见光的所有波长。大爆炸后不久,整个宇宙像恒星的核心一样炽热而致密。数十万年前,当第一颗恒星形成时,它们的亮度是太阳的数百万倍,从各个方向照亮宇宙。

然而,由于宇宙的膨胀,原来可见光的波长被拉长并拖到电磁波谱的最宽端,发生红移(变成红外光),直到变成微波(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简单来说,宇宙的膨胀拉长了可见光的波长,使我们人眼看不见光。但如果你使用高分辨率望远镜,你可以看到各个方向的亮度。

红外图像长这样...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个正确猜出奥尔伯斯悖论的人并不是科学家,而是著名作家爱伦·坡,他在1848年写道:“我们可以只假设那些看不见的星星离我们很远,它们的光仍然无法到达我们。”这样我们就不会感到孤独。然而,他的理论并没有得到证实。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