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项目磁体支撑系统完成在广州交付
发布时间:2023-11-04 14:54:1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磁性支架成品成功发往了位于中国南部的广州,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太阳"计划所需的主要部件之一。至此,中国已完成最后一批磁体支撑产品,按时兑现国际承诺,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的重大
磁性支架成品成功发往了位于中国南部的广州,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太阳"计划所需的主要部件之一。至此,中国已完成最后一批磁体支撑产品,按时兑现国际承诺,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的重大工程节点奠定了基础。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是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项目。磁体支撑系统总重1600多吨,是ITER最核心的结构安全部件之一,中国承担了ITER磁体支撑系统的全部研制任务。它是整个ITER系统中最先进入厂房整体安装的基础性部件,能否按期交付,关系到整个ITER装置的工程进度和后期实验装置的稳定性。从2019年至今,中核集团西务院已成功完成磁体支撑系统33批次产品的交付。 中核集团西物院ITER磁体支撑项目负责人 李鹏远:磁体支撑系统主要是支撑我们磁约束聚变里面超导磁体的,也就像建一座房子的一个脊梁,它起一个承重和抵消所有的电磁力的作用,保证ITER运行装置(反应)堆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 中核集团西物院ITER磁体支撑项目组成员罗蓉蓉:最大的难点是大型部件焊接变形量的控制。每一个单个的产品大概是7吨左右,它是一个非常厚的厚板。我们通过一些前期的模拟,再加上从实验件到试验件,再到模拟件,再到认证件,再到产品,来实现它的一个小变形量的控制,最后固化了这个焊接工艺过程。 通过这次大规模的产品交付,为ITER项目第一次用于等离子体脉冲放电的世界性的重大工程节点产业化奠定了基础,也对ITER装置的安装进度具有积极推进意义,标志着我国兑现了对ITER国际组织的庄严承诺。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由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七方共同参与建造,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那么,ITER项目目前进展如何呢? ITER位于法国马赛,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大科学装置,因为它的原理跟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类似,所以科学家把这个装置称为“人造太阳”。它将验证聚变堆的工程可行性,是人类可控核聚变研究走向实用的关键一步,也是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核集团西物院ITER磁体支撑项目负责人 李鹏远:我们中方在法国也有100多个人的团队,通过各个单位选派了一些优秀的人才在那边边学习边工作。参与了这个组织,我们就有机会去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到我们下一步自主建造国内的示范堆,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 中国从2007年9月起,正式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经过10多年的研发,中国对“人造太阳”都有哪些重要贡献呢?一起来了解。 中国承担的制造任务,覆盖了ITER装置的大部分重要部件。如大型超导磁体系统、大规模电源系统、诊断系统等。 中核集团西物院ITER磁体支撑项目负责人 李鹏远:这个堆芯的部件,比如说第一壁,屏蔽包层,包括这个中子探测,这些都是一些核心的技术,我们中方都有参与。我们中国承担了18项任务,占了9%的贡献额。 ITER产品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性极高,且无现成的标准可供参考,中国团队用10多年时间,通过不断摸索、攻坚克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技术突破。以磁体支撑系统为例,以中核集团为主,联合了东方电气、航天科工、兵器工业集团等央企联合攻关,解决了设计、制造方面的诸多难题。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现了从试验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突破。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内容
- iPad中国大陆出货量暴跌近3成网友称太耐用一台能用近十年
- 品高软件、擎云科技成功通过CMMI 2.0版成熟度最高等级5级复
- 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增加9.9%超1.3 亿
- RTX 4090显卡PCB透露 最高600W功耗、24GB显存
- 消息称英伟达将推新款RTX 3060 Ti 使用GA 103 GPU
- WPS Office 2019 Linux 版 11.1.0.10920 推出
- 航天降落:安全有保障,舒适倍增的返舱奇器!
- 英伟达公开Neuralangelo AI模型,可将视频内容转换为高精3D
- 华擎发布新款W680 ITX主板 支持12代酷睿 + ECC内存
- 利用遥感装置取得的测量数据其达到的细致的细节程度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