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实现量子计算第二个里程碑不过量子纠错改善仍很小
发布时间:2023-02-24 09:27:52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谷歌量子人工智能(Quantum AI)研究团队已经达到了通往实用量子计算机的第二个里程碑。这是继2019年谷歌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霸权”后的又一成果。
《自然》发布了该团队一项改善量子计算纠错技术的研
《自然》发布了该团队一项改善量子计算纠错技术的研
谷歌量子人工智能(Quantum AI)研究团队已经达到了通往实用量子计算机的第二个里程碑。这是继2019年谷歌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霸权”后的又一成果。 《自然》发布了该团队一项改善量子计算纠错技术的研究成果。他们通过演示一种错误率降低的量子计算,并使其随纠错规模的增加而下降,该方法进一步提高纠错的可扩展性。 不过,团队负责人Hartmut Neven在一次发布会上承认,改进仍然很小,错误率需要进一步下降。 所有计算机都会出错。量子计算机更容易受物理系统背景“噪声”(或干扰)影响而出现错误,因而构建大型可靠的量子计算机离不开量子纠错。 当前一种被寄予希望的量子纠错方法是使用纠错码,即通过一组物理量子位形成一个逻辑量子位。该系统被称为表面码逻辑量子位。一般而言,进一步扩展多线程这样的系统意味着需要操作更多不可变的量子位,但不管怎样这可能不可避免地引入更多逻辑错误。为使逻辑性能随着编码规模增加而改善,总体的纠错需要超过增加的逻辑错误。 在论文中,Neven和同事展示了一种逻辑量子位表面码,可以在系统规模增大时降低错误率。 他们建造了一个72个量子位的超导量子处理器,并用两种不同表面码做了测试——一种distance-5逻辑量子位(基于49个物理量子位)和一种较小的distance-3逻辑量子位(基于17个物理量子位)。 实验显示,较大的表面码能够实现更好的逻辑量子位性能(每周期2.914%逻辑错误),优于较小的表面码(每周期3.028%逻辑错误)。 新加坡地平线量子计算公司的物理学家Joe Fitzsimons表示,全球各个实验室都在有效纠错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谷歌的最新成果具备了许多必要的功能。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需要更多研究才能实现有效计算所需的逻辑错误率,但这项工作展示了未来开发更高效量子纠错技术的基本思路。在此之前,科学家一直在寻找一种方法来解决量子计算机中的错误率问题。量子计算机通常需要大量数据处理,因此它们的运行速度非常。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