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法留!国际空间站只能坠毁!俄罗斯没关系我自己再造一个
发布时间:2023-02-25 09:34:02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这可能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美国宇航局已经宣布了国际空间站撤离计划。
它最好的归宿就是坠毁到太平洋中,别无他法!
令很多人遗憾的是,难道国际空间站除了坠毁,就没有更好的归属吗?这样做让欧美很多人一
它最好的归宿就是坠毁到太平洋中,别无他法!
令很多人遗憾的是,难道国际空间站除了坠毁,就没有更好的归属吗?这样做让欧美很多人一
这可能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美国宇航局已经宣布了国际空间站撤离计划。 它最好的归宿就是坠毁到太平洋中,别无他法! 令很多人遗憾的是,难道国际空间站除了坠毁,就没有更好的归属吗?这样做让欧美很多人一时还难以接受。 路透社援引美国宇航局2月2日的报道称:NASA计划继续给国际空间站续命,但是这种续命也顶多维持到2030年,之后国际空间站只能坠毁到地球上。 具体的坠毁点NASA已经选定好了,初步决定让国际空间站坠毁到南太平洋中心海域的尼莫点附近。 国际空间站选择在尼莫点坠毁是十分有讲究的。因为尼莫点是距离所有陆地最远的点,距离周围陆地的平均距离为2688公里。 虽然国际空间站坠毁时会在大气中剧烈燃烧,但仍有部分残骸会坠落到地球上。为了保护仅存的一部分残骸,所以尽量要避免坠落地面造成的二次损坏。 坠落存在偏差,所以NASA尽量找距离陆地最远的海域坠毁,这样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留在太空上又不需要燃料,空间站绕地球运行,就和月球绕地球一样。 理论上,只要没有额外摩擦力的作用,空间国际站当然可以一直留在太空中。 但是空间站只是近地轨道,距离地表也就400公里,大气层最远可以延伸到月球的轨道上,也就是30万公里远的地方。更何况仅400公里高度的空间站。 所以日积月累,大气层的摩擦必然会导致国际空间站不断减速,轨道逐步降低,直到轨道速度不足以达到维持轨道高度时就会坠毁。 所以目前的国际空间站需要依靠定期发射的利用外来的燃料加注空间站进行推进,这样一来可以提高空间站的轨道高度。 早在10年前,科学家估计国际空间站的退役时间最迟到2022年,到时候太空中只会有中国一家空间站了。 但是接近2020年的时候,NASA又宣布国际空间站可以推迟到2024年退役。如今退役时间又推迟到2028年了。 现在NASA预计,国际空间站顶多维持到2030年。如果不加注燃料,任凭国际空间站继续留在太空,肯定会失控坠毁,到时候砸到地面就是不可控的了。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NASA决定国际空间站结束任务后,主动坠毁。一个是防止意外发生,另一个也是防止国际空间站的残骸落到他国之手。 坠毁比发射甚至更难。美国曾经在1979年做个让太空实验室脱离轨道的实验,结果居然失败了。 Skyab是美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中文译名“天空实验室”,并于1973年5月14日发射升空,其中载有三名宇航员。 由于火箭在发射后的第63秒时,整流罩意外打开,扰乱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导致部分太阳能电池板被吹入太空。随后在航天员的手动操作下才重新安装,之后“太空实验室”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所以美国计划销毁这个实验室,原先打算用航天飞机的动力帮助太空实验室脱轨,但是由于航天飞机的延期,太空实验室一直被搁置在太空。 所以在没有外来动力的持续输出下,太空实验室不断减速,直到1979年7月11号彻底失控。 在大气层的剧烈燃烧下,太空实验室的碎片砸到了印度洋和澳大利亚。 这件事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轰动。由此可以看出,坠毁国际空间站并非一件易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失控。 国际空间站由美国,日本,欧洲,加拿大,俄罗斯等国联合制造。主导权在美国手中,但是俄罗斯掌握着国际空间站的火箭运输任务。 据2021年的报道,俄罗斯表示将在2025年开始退出国际空间站的合作项目。 由于最近的局势,俄罗斯更加坚定退出国际空间站的想法。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首席执行官罗戈津表示:俄罗斯计划用60亿美元的预算建设属于自己的国家空间站。 计划在2030年,国际空间站坠毁之前,就可以将自家的空间站送入预定轨道。 但是俄罗斯也表示:自家的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并不一样,由于俄罗斯的空间站轨道路径问题,空间站内的辐射会比较大,所以可能永远不会给空间站上送人。而且在空间站上,宇航员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这些实验都是需要用到辐射的,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