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类从没见过波长最长的天空:大长波天文台(GO LoW)
发布时间:2023-03-01 12:33:35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人类从未看见过这么长的天空,但是有了新星望远镜,这些现象有可能会出现改变。
技术革命可以给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偶尔,一些技术革命会同时发生,使一些超前的概念成为可能。这样的革命目前正在太空工业中发
技术革命可以给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偶尔,一些技术革命会同时发生,使一些超前的概念成为可能。这样的革命目前正在太空工业中发
人类从未看见过这么长的天空,但是有了新星望远镜,这些现象有可能会出现改变。 技术革命可以给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偶尔,一些技术革命会同时发生,使一些超前的概念成为可能。这样的革命目前正在太空工业中发生。随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规模的火箭上线,以及在我们的天空中漫游的巨型卫星星座,有很多干扰正在发生。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团队希望利用这些技术,来研究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天文学领域—— 低频射电天文学。 巨型射电望远镜,比如,位于中国贵州的FAST和现在已经停止使用的阿雷西博望远镜,都有一个主要的缺点—— 它们位于地球上。我们的电离层巧妙地阻挡了极低频率的无线电频谱(频率从100千赫到15兆赫左右)。所以,虽然这些巨大的望远镜理论上能够探测到这些信号,但没有一个信号能穿过电离层被探测到。 另外,太空望远镜完全有能力探测到这些低频信号。但要做到这一点,它们必须非常巨大:直径达到数百米的量级,这远远超出了目前最强大的火箭的能力。到目前为止,建造一个探测太空低频信号的射电望远镜是不可能的。 但或许还有另一种选择。较新的射电望远镜,如MeerKAT,它使用了一种叫做“干涉测量”的技术。干涉测量望远镜不需要一个巨大的望远镜,而是使用一系列由物理和数学定律捆绑在一起的小望远镜,来探测通常只有大型探测器才能探测到的低频无线电波。 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玛丽·克虏伯(Mary Krupp)和她的团队提出的建议,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下一步 —— 为什么不在太空中建造一个干涉望远镜呢? 此次他们的项目被研究人员称为:太阳系边缘的大长波天文台(GO LoW),最近由美国宇航局高级概念研究所进行资助,其设计的前提相对简单。 采用一个类似于 MeerKAT 的干涉测量系统,并将其发射到L5拉格朗日点。这个想法是从目前的一些先进技术中提取思路,并将它们结合起来。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以低成本制造数十万颗卫星。 为此,他们依靠SpaceX为他们的星链巨型星座开发的技术。其计划中的40000多颗卫星显著降低了小型卫星部件的成本,使其在不破产的情况下建造这么多卫星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第二个技术发展是重型火箭的出现。利用星舰或SLS的动力,可以将数千颗卫星发射到150万公里外的地-日L5拉格朗日点。虽然这样做可能不一定便宜,但肯定不会像过去几代那样昂贵。 现在似乎是实现这一想法的理想时机,尽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先进概念研究所(NIAC)以支持早期阶段的项目而闻名。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将在第一阶段资助中研究任务的概念方面,该阶段资助持续9个月。最终,他们希望有一个路线图,在未来10-20年内使该项目成为现实。他们也许能在合适的时间抓住这一技术浪潮,永远改变我们对射电天文学的理解。”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卫星的观测系统,以便能够在地球轨道上进行长期观测。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