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0英里外的纯净水中观测到核电站的幽灵光芒
发布时间:2023-04-13 10:27:04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罐最为纯净的水被埋在几千米深的岩石底下,当几乎难以发现的微粒撞击其分子时,水箱闪闪发光。
这是第一次用水来探测一种被称为“反中微子”的粒子,这种粒子来自150英里(240多公里)
这是第一次用水来探测一种被称为“反中微子”的粒子,这种粒子来自150英里(240多公里)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罐最为纯净的水被埋在几千米深的岩石底下,当几乎难以发现的微粒撞击其分子时,水箱闪闪发光。 这是第一次用水来探测一种被称为“反中微子”的粒子,这种粒子来自150英里(240多公里)外的核反应堆。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突破,使中微子实验和监测技术能够使用廉价、容易获得和安全的材料。 作为宇宙中最丰富的粒子之一,中微子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有很大的潜力揭示对宇宙的更深入了解。不幸的是,它们几乎没有质量,不带电荷,几乎不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它们大多在空间和岩石中流动,就好像所有的物质都是无形的。它们被称为幽灵粒子是有原因的。 反中微子是与中微子对应的反粒子。通常,反粒子的电荷与等效粒子的电荷相反。例如,带负电的电子的反粒子是带正电的电子。由于中微子不带电荷,科学家只能根据电子中微子将伴随正电子突然出现,而电子中微子与电子一起出现这一事实来区分两者。 电子反中微子会在核衰变过程中释放出来,这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其中一个中子衰变为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反中微子。其中一个电子反中微子可以与质子相互作用,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子,这种反应被称为“逆β衰变”。 装有光电倍增管的装满液体的大罐子,被用来探测这种特殊的衰变。它们被设计用来捕捉“切伦科夫”辐射的微弱光芒,切伦科夫辐射是由带电粒子以高于光速通过液体的速度产生的,类似于通过打破音障而产生的音爆。所以它们对非常微弱的光非常敏感。 核反应堆可以轻而易举地产生大量的反中微子,但它们的物理能量相对较低,这可能使得它们很难被太阳能电池探测到。 让我们进入SNO +。它被埋在超过2公里(1.24英里)的岩石下,是世界上最深的地下实验室。这种岩石屏蔽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屏障,防止宇宙射线的干扰,使科学家能够获得异常清晰的信号。 如今,实验室780吨重的球形水箱里装满了线性烷基苯,这是一种可以放大光线的液体闪烁体。早在2018年,该设施正在进行校准时,里面装满了超纯水。 通过梳理2018年校准阶段收集的190天的数据,SNO+合作发现了反向β衰变的证据。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中子被水中的氢原子核捕获,从而在2.2兆电子伏特的特定能级上产生了柔和的光华。 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通常很难探测到低于3兆电子伏的信号,但充满水的SNO+能够检测到1.4兆电子伏。这使得检测2.2兆电子伏特信号的效率约为50%, 因此我们的研究小组理所当然地认为继续寻找这样的逆β衰变的迹象实际上是非常不值得的。 对候选信号的分析,确定它可能是由反中微子产生的,置信水平为3西格玛 —— 99.7%的概率。 这一结果表明,水探测器可以用来监测核反应堆的电力生产。 与此同时,SNO+正被用于帮助更好地理解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因为中微子是不可能直接测量的,所以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中微子和反中微子是否是完全相同的粒子。一种罕见的、从未见过的衰变可以回答这个问题。SNO+目前正在寻找这种衰变。 SNO+合作项目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洛根·利巴诺夫斯基(Logan Lebanowski)说:“纯水可以用来测量反应堆中的反中微子,而且距离如此之远,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花了大量精力从190天的数据中提取少量信号。结果令人欣慰。”它表明反中微子是存在的。”研究人员说。“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反中微子,我们就可以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来探测反中微子。”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