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是物质在远离还是空间在膨胀?宇宙空间或许是弹性的
发布时间:2023-04-22 10:52:32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宇宙的起源来源于宇宙大爆炸,这是现代天文学兴起后发现的。宇宙大爆炸并非只是假说,根据哈勃红移现象确实发现宇宙中的各个星系在远离地球,并且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快。
当我们将这些远离的数据整理并计算后发
当我们将这些远离的数据整理并计算后发
宇宙的起源来源于宇宙大爆炸,这是现代天文学兴起后发现的。宇宙大爆炸并非只是假说,根据哈勃红移现象确实发现宇宙中的各个星系在远离地球,并且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越快。 当我们将这些远离的数据整理并计算后发现,如果反向推导的话,在138亿年前整个宇宙的体积会缩小到一个比原子还要小的状态。这就说明宇宙的寿命仅有138亿年,并且来源是一个比原子还要小的奇点。可是有一个很让人费解的问题,这个奇点如何形成的,奇点到底是什么,又或者这个奇点之外是什么? 我们只能进行猜测,现代量子领域研究已经对微观世界有一定认识,我们也知道了比原子还小的物质是质子,中子,电子等,比质子中子还小的物质也存在,夸克,强子,中微子等。宇宙中的各种规则让我们认识到了物质其实也在不断回归到本来的状态。比如太阳结束主序星阶段后就会变成一颗致密的白矮星,这是一颗主要成分由碳构成的星球。而大于太阳1.4倍质量的恒星会变成一颗中子星,其原因就是强大的引力将电子挤压到和质子中和,变成了中子并释放一颗中微子。中子和中子之间没有缝隙,整颗中子星的密度就等于原子核的密度。 更大质量的恒星毁灭后留下的内核就是黑洞,黑洞无法被观测,因为其质量过大已经连光都无法逃逸,没有光源反射也没有内部辐射,使用任何手段都无法观测到其事件视界内的景象。不过根据白矮星,中子星的特性,我们也可以猜测黑洞的状态可能有几种。一种是物质被压缩到了夸克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密度更强于中子星,夸克之间的缝隙更小,整个黑洞的直径更小,所以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引力。 另一种是可能连宇宙的夸克都不存在了,是处于一种不明飞行物说不清的粉碎状态,也很可能就是以能量碎片的方式不明不白的存在的。 我们通过爱因斯坦的能量公式E=MC²得知,物质的质量与能量大小有关,因为光速不变,所以质量越大,能量越大。那么是否物质的本质其实就是能量呢?包括任何粒子都是由能量构成的呢?如果是这样,根据黑洞的特性我们反过来推导,也许奇点就是一个由纯能量构成的点,在爆炸的一瞬间极强的能量释放形成了质子,中子,电子。另外就是,那个奇点很可能就是整个宇宙,奇点之外什么都不存在。时间,空间,物质都是在大爆炸的一瞬间产生的。一部分能量组成了空间,一部分能量生成了物质,还有一部分能量被空间和物质分别吸收并携带着。 按照这个猜想,宇宙膨胀其实并不是单纯的物质被蹦飞,而是整个空间也在膨胀。如果仅仅是物质携带着宇宙大爆炸施加的动能在迅速远离,那么引力如何解释呢?巨引源在吸引百万星系向它靠拢,而我们却观测他们在远离,这不是矛盾吗?合理的解释应该是空间在膨胀,但引力也同时在生效。因为无论空间如何膨胀,引力都不会受影响。星系可能在远离的同时也被引力牵引。 这么看来,空间应该是弹性的,因为引力也可以扭曲空间,而空间自己也在不断拉伸。只不过这个膨胀效应在短距离上不明显,而且强引力范围内是引力为主导。所以我觉得,宇宙膨胀实际上是弱引力场时星系在远离,而空间也在膨胀拉伸。这个膨胀过程很可能是可逆的,就像玩溜溜球一样,大爆炸产生的膨胀能量和宇宙膨胀极限达到平衡时,宇宙很可能会收缩。也许整个宇宙就是一个溜溜球不断的膨胀和收缩,就像宇宙需要呼吸一样,只不过现在的阶段是膨胀阶段而已。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的温度和密度都发生了变化,所以才导致了宇宙的膨胀。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