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梅克彗星撞木星,出现两万摄氏度火球地球一点都没招架能力?
发布时间:2023-04-26 10:07:00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6500万年前,恐龙通过自身种族的消亡向人类展示了一旦出现小行星撞击地球,会发生何种无法挽回的局面。而且这还仅仅是一颗小行星,如果是一颗更大体积更强力的彗星,可能后果更加不堪设想,1994年的苏梅克彗星侧面证明
6500万年前,恐龙通过自身种族的消亡向人类展示了一旦出现小行星撞击地球,会发生何种无法挽回的局面。而且这还仅仅是一颗小行星,如果是一颗更大体积更强力的彗星,可能后果更加不堪设想,1994年的苏梅克彗星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苏梅克彗星的全称叫苏梅克勒维9号彗星,1993年3月24日晚上,苏梅克夫妇在执行一项近地天体的观测任务时,意外发现了苏梅克9号彗星,这原本仅是一个意外的发现,但很快就使他们主要观测计划的结果黯然失色。 对苏梅克彗星的观测结果表示它是一颗不寻常的彗星,因为它似乎在一个长约50角秒、宽约10角秒的细长区域中显示出了多个核,当时就有人指出,从地球上看,这颗彗星与木星的夹角不到5度,虽然这可能是视觉限制问题,但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很快的轨道计算表明,这颗彗星将经过木星,经过的时候距离木星中心仅45000公里,这个距离小于行星的半径,意味着苏梅克彗星发生与木星碰撞的可能性极高。在此之前,人类从未见过两个重要的太阳系天体相撞。 为了观测这一重要的天体相撞事件,天文学家们设置了多个天文台和天文望远镜,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和ROSAT X射线观测卫星。另外还有伽利略号宇宙飞船,它前往可能发生撞击的区域,能够近距离观察到撞击。 彗星与木星的第一次撞击发生在1994年7月16日晚上八点,彗星的碎片之一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撞击木星的南半球,伽利略号上的仪器当时就检测到了一个火球,其最高温度达到了两万多摄氏度。作为对比,木星上的云朵温度平均为零下143摄氏度。 如此高的温度是天文学家没有预料到的,在碎片的第一次撞击后,地球上的观察者很快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黑点产生在木星上。这个黑点和随后出现的黑点都被认为是由撞击产生的碎片造成的。 接着在之后的六天里,人们共观测到了21次明显的撞击,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7月18日早上,又一个彗星碎片撞击了木星。这次撞击造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2000公里的巨大黑点,同时释放出了巨大能量,相当于人类世界所有核武器的600倍。 最后,彗星撞击木星造成了长期的影响,如果假设木星上有生命,那么基本可以确定这些生命无法在如此翻天覆地的环境条件中继续生存。 地面观察员发现,氨和二氧化碳在两相碰撞后至少在木星大气中安全地存留了大约14个月,火卫一的平流层中一直以来存在相当数量的氨。 大气温度下降的速度反而比人类预想的要快,温度原本在两万公里宽的区域升高,但在一周内迅速回落,仅部分地区温度升高的情况持续了两周。不过要注意的是,即使再快速回落,也无法缓和突然升温数百数千倍的冲击。 木星与彗星的撞击向人类证明了一个星球面对撞击是多么不堪一击,而且木星还是已知的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拥有着最多卫星的行星。如果木星都无法阻挡彗星的冲击,会在一瞬间受到巨大的影响,那么地球就更无法阻挡。 苏梅克彗星与木星相撞事件除了向人类展示地球是多么地不堪一击,同时也证明了它作为宇宙吸尘器的屏障作用。换句话说,木星可以帮助保护行星免受其他天体碎片撞击和侵害,因为木星除了体积大以外,它还有着巨大的引力。 从数字上来说,木星的引力是地球的两倍之多,这颗行星强大的引力影响和吸引了许多小彗星和小行星,它足以用引力偏转其他宇宙中的小行星、碎片或者彗星,甚至对地球也会产生引力作用。 地球历史上白垩纪末期非鸟类恐龙的灭绝通常被认为是彗星撞击事件造成的,该事件同时也造成了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天文学家推测,如果地球不能受到木星巨大的引力影响,类似的灭绝事件可能会更加频繁,而地球对于小行星撞击可以说是毫无准备,从理论和技术上都没有准备办法。 不过木星的巨大引力也是一把双刃剑,木星确实能够为太阳系提供更多的保护以抵御小行星或彗星的撞击,但它对太阳系内所有轨道天体的总体影响尚不清楚。它也有可能会利用自身引力影响其他星球上的环境,就像是月球影响地球的潮汐一样。这种情况下,它可能会对地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改变地球的运行轨迹。因此,我们无法预测它何时会发生碰撞。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