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私企登月为何这么艰难

发布时间:2023-05-12 10:48:12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由 space公司研发的“白兔-R”月球着陆器,宽约2.6米,高2.3米,重约340公斤。根据原计划,这艘距离月球表面约100公里的登月舱将花1小时进行喷气减速,并于4月26日凌晨1时40分左右在阿特拉斯陨石坑附近的&ldq
由 space公司研发的“白兔-R”月球着陆器,宽约2.6米,高2.3米,重约340公斤。根据原计划,这艘距离月球表面约100公里的登月舱将花1小时进行喷气减速,并于4月26日凌晨1时40分左右在阿特拉斯陨石坑附近的“冰海”着陆。

4月26日凌晨两点多,ispace首席执行官袴田武史表示,登月舱在着陆前还维持着通信,但在着陆后陷入失联状态。

ispac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月球着陆器很有可能在月球表面进行了一次硬着陆。”该公司的工程师们正在努力了解这次失败的原因。

太空探索是如此艰难!这是“维克拉姆”月球着陆器在试图登陆月球南极时失联所得出的结论。在世界各国的航天机构和公司进行的30次软着陆尝试中,超过1/3都失败了。

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政府资助的航天机构成功地让着陆器安全降落在距离地球约40万公里的月球上。而且,只有中国第一次登月就取得了成功:2013年,中国首次尝试执行嫦娥三号任务,成功登月。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并带回了月球岩石样本。

美国蜜蜂机器人公司空间系统主管史蒂芬·因迪克指出,商业公司在登月任务中“折戟沉沙”并不奇怪。20世纪60年代,也有多艘探测器在月球上坠毁,直到1966年才有探测器成功登月。对于私营企业来说,“一击即中”是很高的要求。

变量太多

劳迪克解释说,登月之所以如此艰难,是因为需要考虑的变量太多了。例如,与地球相比,月球的引力更小,大气层很稀薄,尘埃也很多。

为了让航天器成功着陆,工程师们需要预测航天器将如何与月球上复杂多变的环境相互作用,并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展测试,以在尽可能多的场景中证明着陆系统的性能。但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成功。

《自然》的分析指出,将探测器送上月球,比将卫星送入近地轨道要困难得多,而且任务进行之初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手电筒”去年12月发射升空,本应绘制月球冰层地图,但发射后不久,其推进系统就出现了故障,可能使它无法到达预定轨道。NASA不得不将其任务从绕月飞行降格为月球飞掠。

即使着陆器到达月球附近,它必须在没有全球定位卫星制导的情况下导航到月球表面,而且月球上也几乎没有大气层助其减速。另外,一旦进入关键的最后几公里,着陆器上的软件就必须快速、自主地应对任何挑战,几乎不允许有任何差错。2019年的两次月球着陆失败可能都源于软件和传感器在最后时刻出现了问题。《以色列时报》指出,“创世纪”号月球探测器发生事故的原因可能是数据传输设备故障导致引擎彻底不工作。“维克拉姆”失败的一个原因也可能是通信故障,因为地面是在“维克拉姆”离月球表面仅2公里的时候与它失联的。 初步提供的迹象表明,ispace的故障处理可能至少部分是由着陆器在第二次着陆前耗尽发动机的推进剂燃料引起的。

屡败屡战

ispace首次登月失败并未阻挡私营企业的步伐。袴田武史发誓要再次尝试。他表示,尽管此次登月没有成功,但他们依然认为这次任务十分重要,因为获得了大量数据和经验。该公司正在准备两项新任务,试图在月球上着陆,本次挫折不会改变这一点。

另外还有多艘探测器排队登月,其中有3架着陆器获得了NASA的资助。这些着陆器是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计划的一部分,在该计划中,私营公司的目标是建造着陆器,并将NASA和其他客户的有效载荷送到月球表面。

其中一架着陆器由Astrobotic公司建造,原计划于5月初起飞,但火箭准备工作的延迟意味着发射可能至少会推迟几个月。而直觉机器公司的月球着陆器最早可能在6月发射。

CLPS项目工程师阿兰·坎贝尔在一次月球会议上表示,这些公司在竞相成为首个成功登月的私营企业,在此过程中将借鉴其他公司的经验。人们应从私营登月或CLPS任务中不断学习,并将其应用于所有任务。这些任务的目标是确保月球表面安全,同时保护地球免受宇宙辐射的伤害。spacex和蓝色起源都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