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太阳系类地天体中地球竟然与小行星撞击的概率达水星低

发布时间:2023-05-18 10:28:54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相信许多人都对小行星有所耳闻,而关于恐龙灭绝论中,也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这一说法最为普遍,也最为广泛。而目前,有几十颗阿莫尔型、阿金型和阿波罗型小行星飞行在火星、地球和金星的轨道范围内。新西兰
相信许多人都对小行星有所耳闻,而关于恐龙灭绝论中,也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这一说法最为普遍,也最为广泛。而目前,有几十颗阿莫尔型、阿金型和阿波罗型小行星飞行在火星、地球和金星的轨道范围内。新西兰的科学家统计了直径在1000米以上的小行星总数,并结合其飞行特点,测定出了小行星与行星相撞的概率。

在太阳系类地行星中,其中概率最低的是500万年才可能发生一次碰撞的水星,其次是150万年才可能发生一次碰撞的火星以及30万年才可能发生一次碰撞的金星,我们地球的概率最高,16万年就有可能发生一次碰撞。

小行星的寿命有多长?

对于除了地球以外的其他几个类地行星而言,小行星的碰撞无关紧要。可对于小行星而言,一次的碰撞可能就要结束它的一生了。就拿只会同火星相撞的阿莫尔型小行星来说,它的寿命大约3*10^9年,而运行轨道只横穿了地球轨道的阿金型小行星的平均寿命则是2.5*10^7年,运行轨道穿越了所有类地行星的阿波罗型小行星的寿命却仅有大约108年。不过,阿莫尔型和阿波罗型的小行星除了有可能与类地行星相撞以外,还很有可能与处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相撞,从而缩短了这些小行星的寿命。

小行星距离地球有多近?

在20世纪30年代,小行星频繁造访地球。1936年2月7日,小行星阿多尼斯就在距离地球220万千米的地方与地球擦肩而过。1937年10月30日,赫米斯更是刷新了小行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记录,它与地球距离70万千米的地方略过,要知道,月球也仅仅距离地球38万千米。

一方面,小行星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而后又受到了地心引力的作用,从而被地球引力捕获而飞向地球这颗美丽的生命星球。

另一方面,有些小行星的轨道与地球并不重合,有一定的倾角,但由于一些大行星的摄动作用,轨道又变得与地球重合,从而与地球相撞变成了一种可能。

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一千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猛烈的撞击卷起了大片的尘埃,使得地球的上空被尘埃云笼罩,阳光无法穿过其照射大地,这种情况持续了上百年。缺少了阳光,地面上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大批的植物枯萎,食草恐龙因为找不到食物而灭绝,而以食草恐龙为食的食肉恐龙也在饥饿中倒下。地球上整个生态圈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991年,美国科学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方法,测量了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的陨石坑直径约180千米,年龄约6505.18万年。这与恐龙相继灭绝的时间基本重合。从发现的地表陨石坑来看,每百万年就有可能发生3次直径约50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更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就更小了。

根据统计,中生代末地球上有动植物约2868属,到新生代初仅剩下1502属,接近75%的物种灭绝了。这才是真正的物种大灭绝。不仅如此,地动山摇的灾难对地质、海洋和气候都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地球历史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与碰撞有密切关系,这些事情的爆发导致了地球环境的灾变,从而导致了生物大灭绝。而这种灭绝又为生物进一步进化铺平了道路,一些生命消失了,而另一些生命诞生了,也进化了。但是,在地球上,还有一些特殊的生物,它们不会灭绝,而是在不断进化,最终成为了现在的样子。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