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让人胆战心惊的臭氧层空洞,如今变得怎样?
发布时间:2023-09-11 11:23:19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在空气的平流层里,臭氧浓度最高的地方是臭氧层。这个地方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大约是在离地20至25公里的高空中。如果要使臭氧层中的臭氧达标水平,那么它的厚度只有3毫米,往往臭氧的含量随着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
在空气的平流层里,臭氧浓度最高的地方是臭氧层。这个地方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大约是在离地20至25公里的高空中。如果要使臭氧层中的臭氧达标水平,那么它的厚度只有3毫米,往往臭氧的含量随着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 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着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少量紫外辐射,也能够有杀菌效果,对生物有着很大的好处。 1985年的时候,科学家们首次发现,1894年9、10月期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相比七十年代浓度下降了40%,已经不能够充分的阻挡太阳的紫外线,这也意味着人类的保护圈出现了“空洞”,而且这个空洞还在扩大,1998年创下了面积2500万平方公里的记录。 为什么会出现空洞呢?很多学者经过调查分析指出,这是空调等大型仪器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以及在其他方面所使用的结果,其中的氯离子通过散发释放到大气之后能够破坏臭氧分子。 科学家们还指出,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太阳表面活动不太稳定,频繁的太阳风射出来的粒子汇聚在地球南北极,也是破坏臭氧的罪魁祸首。但是不管怎么样,人类因为紫外线辐射所感染皮肤病的人数在这段时间之内大幅度的增加,而其他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破坏和影响。这种危机情况促使全世界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在1985年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通过了有关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紧接着联合国又在1989年通过了《保护臭氧层赫尔辛基宣言》,各个签约国承诺并且保证所见有关有害物质的排放,特别是减少5种氟氯昂的消耗。 这些规定要求缔约国在2000年或者更早的时间里逐步淘汰天然气水资源保护区的氟利昂和哈龙。 但是氟氯昂作为无毒或者微毒的化学成分,再加上它低廉的特性,因此是当时空调的主打制冷剂之一,大家一时间又很难找到相同价格同效果的取代品,因此减少氟氯昂排放的事情一度陷于了停滞,那么当年让大家胆战心惊的臭氧层空洞,如今怎样了呢?难怪大家不再提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总算在工业上和家用空调中找到了更为廉价的替代品,因此氟氯昂的产品数量也在减少。截止到目前,总共有150多个政府批准了这一项条约,生产和消费氯氟烃和其他消耗臭氧层物质已经奇迹般地减少了70%。 2014年9月份,负责近4年臭氧水平评估的美国航天局科学家保尔说到,从2000年开始,中北纬度地区50公里高度的臭氧水平已经回升了4%,而这全靠全球对于某些制冷剂的限制使用,预计在2065年,南极臭氧层空洞就能够完全的消失。 因此大家也无需太担心,只要按照如今的模式发展下去,臭氧层自身也有自愈能力,总有一天能够恢复正常,但是这也给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也时刻不能够忽视保护我们的家园,否则就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如今,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地球环境正在不断恶化,而且还有可能加剧。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