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外闻 > 正文

水星本身就已经够小了然而科学家却发现水星居然还在缩小!

发布时间:2023-10-06 12:55:05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
导读:在已知的宇宙星系中,太阳系拥有着八颗行星。而这八个星球按照大小排列的话,最小的一颗就是水星了,水星这样的“个头”,甚至连太阳系中的一些卫星都比它大,比如说木卫三和土卫六。

科学家首次意识到
在已知的宇宙星系中,太阳系拥有着八颗行星。而这八个星球按照大小排列的话,最小的一颗就是水星了,水星这样的“个头”,甚至连太阳系中的一些卫星都比它大,比如说木卫三和土卫六。

科学家首次意识到水星可能在缩小,其实来自“水手10号”水星探测器(Mariner 10)传回的数据,该探测器发射于1973年,它分别于1974年的3月29日、9月21日以及1975年的3月13日三次飞掠水星,它的探测数据表明,水星表面存在着很多悬崖和山脊,看上去就像上水星表面的“皱褶”一样。

这种被称为“瓣状陡坡”(lobate scarps)的地形很快引起了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他们对此给出了多种解释,其中认同度相对较高的一种观点认为,水星表面之所以会存在大量的“瓣状陡坡”,应该是因为水星在过去缩小了造成的,这就好比是一粒本来饱满多汁的葡萄被晒成了葡萄干,其表面就会出现大量的皱褶一样。

2004年,“信使号”水星探测器(MESSENGER)发射升空,在经过漫长的旅程之后,它于2011年进入了环绕水星的轨道,成为了目前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进入水星轨道的探测器。

在“信使号”发回更详细的水星探测数据之后,“水星在缩小”这种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同,因为“信使号”传回的探测数据表明,“瓣状陡坡”在水星表面普遍存在,其高度通常在几百米到几千米之间,长度一般都有上百公里,有些甚至可以绵延上千公里。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的科学家或许可以利用这些已知的探测小行星的数据再结合超级细胞相关的理论建立起计算机超级细胞的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在过去的几十亿年时间里,水星的半径已经缩小了14到20公里,简单计算一下可知,其体积大概缩小了1%左右,毕竟水星本来就已经够小了。

引人注目的是,根据近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的一项新研究,科学家发现,在水星表面一些“瓣状陡坡”的表面,存在着不少细小的裂缝,这些“小裂缝”宽度不到1公里,深度不到100米,其中已被确认存在“小裂缝”的有48个,疑似存在“小裂缝”的244个。

研究人员指出,从这些“小裂缝”的特征来看,它们应该非常“年轻”,其中的一部分很可能是最近才出现的,而其形成原因应该就是水星缩小时,“瓣状陡坡”的表面会受到应力,并在一些区域发生断裂,而这也就意味着,水星缩小的过程并没有停止,直到现在,它居然还在缩小。那么,水星为什么会缩小呢?我们接着看。

在水星诞生之初,物质之间的碰撞使得大量的动能转化成了热量,进而使原始水星处于一种炽热的熔融状态,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水星开始持续散失热量,不过其表面冷却之后形成的“地壳”具有非常好的保温能力,就像一个巨大的“保温毯”一样紧紧包裹住了水星,不让水星内核的热量轻易散失。

另一方面来讲,原始水星在冷却过程中,大量的放射性元素会因为“重力分异”(即轻的物质上升,重的物质下沉)而沉入水星的内核,当它们衰变时,还会给水星的内核提供一些热量。这样一来,水星内核的热量散失速度就变得极为缓慢,即使到了现在,其内核仍然没有完全冷却。

尽管如此,水星内核的热量仍然会不断地散失,这就造成了水星其实一直在缓慢地降温,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水星当然就会缩小了。

值得一提的是,“瓣状陡坡”并不是水星特有的地形,比如说科学家就发现,月球和火星上也存在着“瓣状陡坡”,而这也就意味着,与过去相比,月球和火星其实也是缩小了。不过,这并不代表着,月球和火星上的环境就一定会变得更好。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