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上半年,载人航天“成绩单”亮眼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3 热度:7919
首先,有队员从“圆梦航天小组”中走出进入太空,接着又有其他队伍成员加入并承担重要职责。同时,“博士空间站”也如期成立并开始运营。此外,还有来自不同地点的艺术作品展览在春节期间推出全[详细]
-
太阳经历空白期人类将再度面临冰河时代?霍金的预言实现了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3 热度:8483
我们好像身处在一个烧得火热的大烤箱里。可是在烈日底下有一些事情大家并没有注意到,那就是,我们的太阳经历了连续两周的空白期。在过去的两周里,太阳黑子已经完全看不见了。
科学家解释了这一现象:他们认为这是[详细] -
播下航天梦想的种子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3 热度:1694
"哇!我们的‘青少年航天科普计划'毕业生们成功了!全场的师生都为我们加油呐喊呢!7月12日下午,在香港生产力大楼举行的毕业礼上,103名成功完成计划的中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见证下获颁毕业证书。
2022年[详细] -
国内最长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投运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3 热度:5266
我国最长二氧化碳输送管路—“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运用与封存(CCUS)项目”二氧化碳传输管道正式投产。
该条管道全长109公里,每年可将170万吨齐鲁石化生产捕集的二氧[详细] -
中欧合作项目“微笑”卫星现已全面转入正样研制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3 热度:9189
中国的第一次及今后更多次和欧洲空间局的深入合作将聚焦于航天科学的探寻。这一计划被称为“微笑卫星”的项目已经获得了中欧评审委员会的初步构想的批准,全面转入正样星研制阶段,卫星平台和载荷舱预计于[详细]
-
国内科学家发现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3 热度:1351
由中山大学的王猛教授带领,和其他研究机构合作发表了研究结果在《自然》期刊上——他们发现了在低温下的新型材料,即液氮温度范围内的钴氧化合非晶态物质作为超导体使用。这是由中国科学家首次率先独立发[详细]
-
银河航天预计7月底发射我国头款柔性太阳翼平板堆叠式卫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3 热度:6270
第九届中国的(全球)商业航天峰会于湖北省武汉市举办了两次活动,时间跨度为127天,从7月12号到13号。记者从论坛上获悉,银河航天预计在7月底发射新一代可堆叠平板卫星——银河航天灵犀03星,这将是我国首[详细]
-
中国开造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300颗卫星、0.5米分辨率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3 热度:7589
根据消息来源所述,中国的航天科技集团已经开始执行一项名为超低轨 通遥一体的综合星座计划,这个计划中包括了通讯和遥感两个方面,并且在2030 年前将会部署 300 个卫星位置。
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计划今年完成首发[详细] -
生命是怎样诞生的?该探测器终可算追上了一颗彗星,或解开生命之谜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2 热度:1233
我们称之为家的这颗行星已经拥有了长达46亿年悠久的历史,它养育了许多种类的生物体,而其中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这里,并最终成为了它的唯一主人,也是太阳系中的唯一生命体星球,但是关于生命的起源,人类却至今都没有[详细]
-
不只是种菜 中国人要上太空养鱼:网友开始期待太空水族箱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2 热度:6751
中国人的种植与饲养天性在数千年中一直得到传承发展;这不仅局限在地上,太空中也在探索,此前在空间站上种菜已经成为现实,下一步就要实验太空养鱼了。
北京举行的空间站科学与应用项目征集宣讲会上,中国载人航[详细] -
星河动力夏东坤:大量数字化技术已经运用在商业航天领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2 热度:2441
以“数字化转型引领发展,共享机遇共筑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已在北京市隆重召开。在当天下午的数智转型助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民营航[详细]
-
宇宙上第二常见的元素,却是地球上的稀缺物,氦气千金难求?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2 热度:3569
充填着氢气的轻质气球常常成为日常娱乐的一部分,带给人们许多欢乐,但是随着氦气在地球上越来越稀少,恐怕氦气气球将最终消失于人们的视线当中。对氦气气球的禁止,不仅是出于安全考量,更是出于成本考量。
实际[详细] -
倘若太阳熄灭,最不受影响的生物是哪些?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2 热度:8140
许多人误认为阳光永远存在,然而实际上它也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据科学家估测,太阳还能再燃烧约50亿年,50亿年过后,它将朝红巨星方向演变,它的体积将不断扩大,它对外辐射的能量则越来越少。
看到这,大家或许[详细] -
“海水提铀”技术研究获新成果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2 热度:263
据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发布消息称,中科院长春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成功利用高能等离子体法制得了具有协同效应的新型合成聚合物材料,并应用于海洋含铀矿物资源的提取研究中取得了新的成果,该项成果由其所属的研[详细]
-
科学家用自主研发设备发现独特性质化合物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2 热度:818
最近,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江凌博士和她的研究伙伴——曾就职于中科院的谢华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 胡憾石副教授合作开展了一个有关某种物质的性质的研究项目,采用自主研制的红外—极紫外(IR-V[详细]
-
锂氧电池双功能氧催化剂研究有了新成果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2 热度:3691
最近,中科院院士、大连化物所教授包信和与研究小组吴忠帅携手进行了一项工作,在开发高效、稳定双功能氧催化剂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利用空间限域效应,在石墨烯表面集成了先进的氧还原(ORR)催化剂Pt和氧析出([详细]
-
大连先进光源预研中的关键重要设备研制成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2 热度:6270
最近,中科院的杨学明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光阴极直流高压电子枪以及一套能够激活它们的驱动激光器,这标志着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研制工作攻克了又一项关键核心技术。
直流高压电子系统[详细] -
“朱雀二号”发射成功,成为全球首款入轨的液氧甲烷液体火箭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2 热度:1804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发布:朱雀二号遥二探空火箭飞行测试任务圆满结束,成为世界首款入轨的液氧甲烷液体火箭,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朱雀二号运载火箭为[详细] -
地球下地幔物质组成和温度结构揭露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1 热度:7310
据来自中国的科大讯飞介绍,吴忠庆团队与中国其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取得了关于受控地下地幔中物质成分以及温度的巨大进展。
地球内部可大致分为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和地核。其中,地球下地幔位于地表以下660至2[详细] -
朱雀二号7月12日复飞为何引发关注?若成功,将建造人类历史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1 热度:9900
对于其他的火箭发射你不用太在意,但七月十二日的朱雀二号的升空绝对需要留意一下,因为它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朱雀二号听名字就知道不是长征家族的,也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而是民营企业蓝箭航天公司,这[详细] -
一滴油的奇妙旅行带您探究能源科学世界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1 热度:8779
“神奇的一滴”——“中国石化含氧烃探秘之旅”在 中国科技馆揭幕,这是中国石化和中国科学技术馆合作的产物。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展览现场了解到,作为我国能源化工领域首个趣味探秘科[详细]
-
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6G卫星向全世界公布这将是里程碑式突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1 热度:914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科技进步飞速,因此人们对相关技术的期望值也不断上升,所以需要更快速,或更为可靠的通信需求,5G技术的商用化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更高速、更低延迟的通信需[详细]
-
中国商业航天竞拍启动,太空探索启动新篇章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1 热度:4080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商业航天的浪潮,在过去,这类发射通常都是由政府所负责的,但如今商业航天正迅速崭露头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最近发布了首次火箭竞拍公告,为有卫星发射需求的企业提供了进入太空的机会。这项竞拍活[详细]
-
中国天眼是干什么的?各国为何都想“借用”?原来它这么厉害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1 热度:6664
我国的技术水平一直在稳步提高之中。我国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国际上也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并受到广泛的赞誉和认可,但是在很早以前,我国的科技并不像现在这样繁荣,当时的中国比较落后,技术都是需要依赖别的国家[详细]
-
人类想飞出银河系,可能不需要宇宙飞船,还可以用你想不到的方法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7-11 热度:5269
居住在银道里的智人生活在遍布星辰与星球的外太空孤岛上。我们的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小角落。我们人类一直对外太空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想要看看其他的星系和文明。但是,要想走出银河系,难度有多大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