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科学家用自主研发设备发现独特性质化合物

发布时间:2023-07-12 11:24:3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最近,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江凌博士和她的研究伙伴——曾就职于中科院的谢华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 胡憾石副教授合作开展了一个有关某种物质的性质的研究项目,采用自主研制的红外—极紫外(IR-V
最近,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江凌博士和她的研究伙伴——曾就职于中科院的谢华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的 胡憾石副教授合作开展了一个有关某种物质的性质的研究项目,采用自主研制的红外—极紫外(IR-VUV)红外光谱实验装置,在IIIB族过渡金属与一氧化碳的反应中发现了气相无限域中性七配位金属羰基化合物Sc(CO)7和八配位金属羰基化合物TM(CO)8 (TM = Y, La),为设计具有独特性质的化合物及精准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金属羰基化合物不仅为研究金属—配体成键和化学规则提供了模型体系,而且在许多催化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高配位金属基化合物的制备和表征是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与离子型金属羰基化合物相比,中性金属羰基化合物由于缺乏电荷,难以进行探测以及质量选择,实验研究非常困难。因此,实现中性高配位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制备及光谱表征是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目标之一。

为实现对中性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精准探测和结构解析,近年来,江凌团队自主研制了高通量的激光溅射团簇源,并建立了基于中科院大连光电二极管相干同步辐射光源的中波红外—极紫外(IR-VUV)激光雷达红外光谱特性的实验方法。

在该工作中,团队利用自主研制的中性团簇红外光谱实验装置,制备了中性Sc(CO)7 和TM(CO)8 (TM = Y, La)产物,并将红外激光振动预解离与准分子激光器产生的193nm极紫外激光电离相结合,测定了它们的红外光谱。胡憾石团队则通过高精度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得到了这些产物的稳定构型及其红外光谱,与实验光谱高度吻合。

该工作发现了气相无限域中性七配位和八配位的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有助于促进尺寸分辨中性团簇红外光谱的发展,为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设计、制备和表征各种具有独特性质的化合物提供了新的策略。独特性质的化合物提供了新的策略。本研究利用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纳米尺度下的红外光谱特征,揭示了其结构和功能。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