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台套新能源矿山智能运载机器人登场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11 热度:1886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中科慧拓联合孵化的矿山智能运载机器人“载山CarMo”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正式发布。 这套装备是国内第一套达[详细]
-
获得批准的 5G地空通信技术测试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11 热度:1262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已申请批复中国移动在国内进行5G地空通信(5G-ATG)技术试验,以使用其4.9GHz部分5G频率资源。此举将进一步提升5G网络复盖的空间维度,拓展5G的行业应用场景,更好满足航空旅客日益增长的空中访问互联[详细]
-
在月球上有生存的希望吗?月球土壤或将产生氧气和燃料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10 热度:7049
我们所看到的月球就是一个没有生命、温度极低的世界,不管是探测器返还的月球图像还是登月宇航员拍摄到的图像。-pana,没有空气,没有磁铁。野外保护,没有自来水,这可能是真正的月球瞄准。
诚然,人类不能直接生[详细] -
生命体一定得靠氧气才能活?科学家:纯氢气环境或也可以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10 热度:4233
生活在月球上的生物是很幸运的,地球上虽然看起来有很多的危险,但殊不知和宇宙太空中的其他星球相比起来,已经是非常安全的了,甚至地球还为生活在地球上的这些生物提供了很多必要的保护,如果这都不算幸运,那么什[详细]
-
宇航员在月球一天,相当于地球多少年?科学家回答出人意料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10 热度:4711
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始终存在地上一日,天上一年的说法,不过随着人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神话中的天庭早就被证实只是一个童话,如今大家都知道,冲出地球之后等待我们的是一个浩瀚无垠的宇宙,但是大家知道在月球上待24小时[详细]
-
最大的恒星是什么?以人类建设的飞行器,绕飞需要多久?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10 热度:7996
恒星,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存在之一。它们有着无比强大的动力,能照亮整个银河系,支撑各种星际生命的发展。而在这些恒星里,最大的是什么呢?
据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已知目前最大的恒星在天鹅座VY星附近,它的直径约[详细] -
中国科学家实现了超海森堡极限精度量子测量,技术超前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10 热度:2373
量子力学在量子力学测量中所发挥的职能为提高量子力学理论在测量中的可操作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海森堡极限被认为是利用量子方法和资源所能达到的最终极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详细] -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对太阳运动进行“观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10 热度:6111
太阳还会“打喷嚏”,而且威力还不小!作为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虽然看起来很平静,但其实“动作”很多,黑子、耀斑、太阳风……当发生日冕物质抛射时,太阳会喷出大量带电粒子。[详细]
-
发呀发,天舟六号全部就绪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10 热度:2580
此次发射任务安排在各系统间进行区域合练,目前各系统都已经开始准备。
我国天舟六号任务计划是进入中国空间站系统应用于航天发射发展阶段的首次飞行任务。针对“升级版”货运飞船技术状态变化大、火箭测[详细] -
天文学家聊科幻电影里的“真”与“假”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10 热度:2454
很难想像,这么有内涵的问题,竟出自一群稚嫩未脱的学生。不过,面对这些问题还能应对自如的,必然是科学大咖。日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恒星黑洞爆发现象研究创新团组负责人苟利军,受杭州日报科学松果会[详细]
-
我国研究团队发现玻璃材料 性能调控“基本参数”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10 热度:3952
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获悉,该所非晶合金磁电功能特性科研小组发现了玻璃材料的弛豫运动基础单元——弛豫子。,即在退火工艺中调控玻璃材料性能的“基本参数”,这对理解玻璃的本[详细]
-
石大自主创新成果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10 热度:8377
日前,第 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颁奖词揭晓,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王振华教授团队的自主创新成果“滴灌系统泥沙梯级协同处理关键装备”项目获得金奖。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设计方提出的多[详细] -
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天然玻璃纤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9 热度:6801
谈及玻璃,我们通常都会想到漂亮的落地窗、五彩缤纷的玻璃工艺品、随处可见的电子屏等等。其实,玻璃不仅是重要的人造材料,更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天然物质。即使是在荒凉贫瘠的月球表面,仍然存在着由火山喷发、地质[详细]
-
中科院自动化所: 正在塑造“紫东太初”2.0全模态大模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9 热度:432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紫东太初”大模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研究员介绍,基于华为全栈国产化软硬件平台昇腾AI与开源AI框架昇思MindSpore,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详细]
-
中国可重复采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9 热度:977
在轨运行276天后,我国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利用试验航天器于8日顺利返航预定着陆。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作为一种前沿航天技术,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不仅[详细]
-
中科大在量子领域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9 热度:7875
近日,中国科学科技大学郭光灿教授团队在量子精密计量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他们利用量子不确定因果,实现了超越海森堡极限精度的量子精密测量。
量子精密测量致力于把量子力学原理运用到各种测量任务中,以实现[详细] -
玻色量子成功制备光量子计算专用光纤恒温控制设备——“量晷”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9 热度:1213
近期,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玻色量子”)成功开发出一款高精度量子计算专用的光纤温控装置——量晷,该设备能将光纤的温度变化稳定在千分之一摄氏度量级,即能够做到0.001°C的[详细]
-
我国第一次在轨对导电环磨屑产生过程和团簇现象实现观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9 热度:9409
从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公众号获悉,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的空间站航天技术试验领域导电环磨屑试验装置自 2022 年 10 月 31 日与航天基础试验机柜一起随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至今已开展了为期 5 个多月的导电[详细]
-
我国自主研制新能源矿山智能运载机器人“上岗”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9 热度:6591
据悉,我国自主研发的“载山”新能源矿山智能运载机器人于5月6日正式“上岗”,开始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露天煤矿进行无人编组作业运行。
据介绍,“载山”可实现近程遥控[详细] -
地月之间搭“鹊桥”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9 热度:5269
真的令人振奋不决已,确认下次探月目标是去月背,让我联想到中国科学家在研制“两弹一星”时所建立的行为标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对,干事就要有敢为人先的气魄!记得气象学家竺可[详细]
-
科学岛团队在大气棕碳气溶胶 光谱特性研究方面获得新成果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9 热度:2836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安光所张为俊科研团队在大气棕碳气溶胶光谱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木材热解一次棕碳的光谱特征及辐射效应”为题在线发表于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的Science[详细]
-
月球内部结构之谜揭晓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9 热度:6564
科学家最后揭开了月球的内核的神秘面纱,表明月球内核具有流体外核与固体内核,类似于地球。法国蔚蓝海岸大学与巴黎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详细介绍了这些发现。
2011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详细] -
植物“说话”的奥秘如何被揭晓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8 热度:6269
近日,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者在美国《细胞》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称,植物在被压力挤压时的声音会更大一些,只不过植物发出的独特声音频率很高,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
记者日前实地探访了乔治·S&mi[详细] -
熵增,热寂和黑暗能量的相互作用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8 热度:6333
一直以来,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局都是科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为了理解宇宙的命运,我们需要关注熵增、热寂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等关键现象。本文将引领读者跨越时空的界限,深入探索宇宙之谜,揭示宇宙中隐藏的奥秘和宏大[详细]
-
中国科学家揭晓太阳爆发的重构过程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5-08 热度:2339
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由日地空物理学研究团队刘睿教授研究团队开展的关于太阳爆炸活动的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发现太阳爆发结构在早期爆发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重构演化。
太阳爆发活动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