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地月之间搭“鹊桥”

发布时间:2023-05-09 10:02:55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真的令人振奋不决已,确认下次探月目标是去月背,让我联想到中国科学家在研制“两弹一星”时所建立的行为标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对,干事就要有敢为人先的气魄!记得气象学家竺可
真的令人振奋不决已,确认下次探月目标是去月背,让我联想到中国科学家在研制“两弹一星”时所建立的行为标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对,干事就要有敢为人先的气魄!记得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评价先祖观天授时曾这样说,人类利用二分二至,中国极早。认识天象,运用天象,指导播种收获,中华先祖领跑着世人。当代实现民族复兴,更需要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去月球背面,率先抵达各国都没有去过的月球背面,正是这种精神的光大。

去月球背面肯定是探月领域的一次挑战,若没有更大难度,早就会有人抢占先机。难度在于,月球的背面超出了地球的通信服务区。这等于说,无论是谁,如果降落在月球背面,立即会沦为孤家寡人,而且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哪还能探到月球的什么奥秘?倘若有人不知道什么叫失败,那么我告诉他,这就是失败,而且还是代价昂贵的失败。

为什么会这样?这需要从月球背面说起。我们每个人都沐浴过月亮的光泽,对其都很熟悉。只是我们熟悉的都是月球的正面,背面从来没有人看到过。原因是月球被潮汐效应锁定,身不由己,只能半面朝着地球。我们看到的半面仅是正面。背面被月球自身遮挡,根本无法直接通信。这个难题不解决,登陆月背的美好梦想只能永远是美好梦想。

梦想变为现实,是科学家在苍穹搭建了一座可供通信的“鹊桥”。一听鹊桥这个名称我非常亢奋,当代航天探月再次激活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谁不知道,这座鹊桥里面或许珍藏着古代的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小时候夏天的夜晚,在院子里铺张蒲席躺着歇凉。常常看到亮晶晶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牛郎星旁边还闪烁着两颗小星星。奶奶指着这些星星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王母娘娘被他们的真诚爱情感动了,准许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他们怎么渡过天河呢?王母娘娘下令天下的喜鹊全都飞去搭桥,牛郎带着孩子通过鹊桥去和织女相会。奶奶还告诉我,每逢这天不见一只喜鹊。我留心多次还真是这样,我家院子西南角有棵高大的椿树,上面就住着喜鹊,同样不见踪影。鹊桥一代一代流传开来,早就是古人心目中媒介的象征。何承想这古老的鹊桥,会为当代的探月工程再做奉献。

不过,沟通地球和月球通信联系的鹊桥,不是喜鹊,而是刚刚发射的一颗中继卫星。这座科技含量极高的“鹊桥”,实际是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通信基站”建在何处?你还记得“嫦娥二号”远行深空飞往什么地方?日-地L2点。对,正是此处。不过,科学家没有选择此处,而是将目标设定在月-地L2点。2018年6月14日,“鹊桥”成功搭建在目的地,即将履行沟通地月联系的使命。然而,到位尚未履行职责,就已闪耀着举世瞩目的光彩。

“鹊桥”,无疑是世界上首颗运行于月-地L2点的中继星!这颗中继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后续嫦娥五号任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