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流浪地球 II---- 月球上的坎帕努斯,科幻与现实的交合

发布时间:2023-02-24 08:55:48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开启了中国硬核科幻电影元年的《流浪地球》时隔四年推出系列电影第二部——《流浪地球 Ⅱ》,在春节期间票房成绩不俗、大放异彩。跌宕起伏的剧情和充满想象力的科幻奇观让人欲罢不能,电影虽然对未来的世界
开启了中国硬核科幻电影元年的《流浪地球》时隔四年推出系列电影第二部——《流浪地球 Ⅱ》,在春节期间票房成绩不俗、大放异彩。跌宕起伏的剧情和充满想象力的科幻奇观让人欲罢不能,电影虽然对未来的世界进行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但也并不是完全虚构的,这部影片的设定充分地契合了我们已有的航天科学知识,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幻视角的再次演绎。其中《流浪地球 Ⅱ》对月球刻画让人印象深刻,严谨科学的工程设计与美轮美奂的美学设计相辅相成,让月球上的视觉景观分外出彩,烘托了电影的气氛,也贡献了很多名场面,比如张鹏于月球之上遥望地球,悲怆荒凉之中心怀延续人类文明的希望。

月球上着墨最多、最震撼的就是坎帕努斯(Copernicus Crater),无论是前期建设发动机试验机还是最后在相控矩阵中的无声爆破,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电影中为了验证移山计划的可行性,联合政府分别在地球上的加蓬首都利伯维尔以及月球上的坎帕努斯环形山建造发动机试验机,为什么会选择坎帕努斯环形山(Copernicus Crater)?它的背后还有哪些秘密?本文将带你一起解密。

联合政府〔坎帕努斯〕联合实验基地(UEG Joint Research Base〔Campanus〕):位于月球坎帕努斯环形山(Campanus),是联合政府在月球修建的基地,由俄罗斯主导修建。基地内包括两个火箭发射台,居住区,月球车停放区,太阳能发电区,氦-3 开采设施以及卫星发动机。该基地主要用于月面卫星发动机的建设统筹以及开采发动机点火装置 —— 火石所需要的氦-3 能源。

从电影中也能看到环形山的外围放射状的布满了氦 3 原料采集矿坑,而卫星发动机一号试验机(The Moving Mountain Project Planetary Engine〔No.1 Planetary Test Engine〕)则倚靠着环形山内壁。这样灵活的运用环形山结构的设计使发动机结构与月球表面嵌合,以保证最大的推进功率。发动机由前端坝体、发动机机体、缓冲墙三部分组成,绵延数十公里,喷口正向坎帕努斯环形山山口,主喷口和次喷口总计 11 个,呈横向对称式排列;修造发动机的机器人留下的材料挖掘矩形痕迹可从月球轨道上清晰观测。可行性验证后更名为逐月一号发动机(Lunar 1 Staellite Enigine),最终于 2058 年“月球坠落危机”中受 MOSS 控制过载爆炸,成为危机的开端。

坎帕努斯环形山(Copernicus Crater)作为月球上最显眼的环形山之一,其特殊之处在于其较大的尺寸以及明显的内部结构 —— 这也是笔者推测联合政府选择在坎帕努斯建造发动机试验机的原因。

坎帕努斯环形山直径是月球上大多数环形山的 3 倍以上,便于开展大型的月球建设。同时它还具有稳定性,已有研究表明越大的陨石坑退化得越慢 [1],坎帕努斯作为月球上规模最大的环形山之一,岩石结构和理化特性不会在短时间发生急剧变化。

另外,坎帕努斯环形山经历过极端的地质动力作用,地面上有各种类型明显的垂直向上冲击抛物面和水平向的冲击抛物墙,内部层次分明有多个高山和山丘,这些内部结构和地貌特征利于嵌入式结构建设的开展:

前端坝体:厚重的坝体横向 25 公里、纵深 20 公里、高度 3.7 公里。深嵌在环形山壁上,原本 2.3 公里的环形山深度在靠近发动机位置又向下开垦了 1400 米,坝体通过 3D 打印建造和环形山基础紧密构建。

发动机机体:机体处于结构中轴线,长度 20 公里、宽 3.3 公里、高 1.8 公里。前段为发动机喷口,中后段是纵向布置的反应炉区域。机体两侧通过联动机械与两侧坝体连接,为发动机喷射提供减震缓冲作用。

缓冲墙:发动机后半段是延伸上百公里的缓冲墙,连续的巨型正方体由减震结构串联,与月球刚体连接成一体,承受发动机的所有推力以此推动月球。

第一次探索月球环形山是在 1969 年,美国宇航员 Neil Armstrong 和 Edwin Buzz Aldrin 在阿波罗 11 号任务中成功登陆月球并进行了环形山探测。坎帕努斯环形山(Copernicus Crater)就是也在此次任务中得到了大量的观测 [2],经过科学家们的数十年的研究,它已经成为地质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月球坑状物。坎帕努斯环形山精确坐标为 27.9°W,28.04°S,环形山直径约 93 公里,深度约 2.3 千米,可能是由 8 亿年前小行星 495 尤拉利亚的母体破裂的碎片形成的 [3]。

坎帕努斯环形山(Copernicus Crater)内的岩石和土壤提供了有关月球的历史和构造的有价值信息。它证明了月球在其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火山活动、证明了月球曾经有过内部热源、也证明了月球曾经遭受过撞击事件。

目前,许多国家和组织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月球探测任务,以更深入地了解月球的地质结构。中国已经完成了两次月球探测任务,并在未来计划进行更多的探测和科学实验;美国计划在 2024 年再次登月,并在未来几年内建立月球试验基地;欧盟和俄罗斯也正在研究和开发月球探测器,以更深入地了解月球的地质结构和历史。月球探测任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意义的科学任务,它将帮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月球在形成过程中的构造和演化 [4];此外,甚至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历史 [5]。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还通过月球车和月球探测器进行了更深入和详细的探测。这些探测使我们对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和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发现了更多的地貌特征,为未来的月球探险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线索。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这个陨石坑位于月球表面的西北部,直径大约为400公里。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