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出故障 机器人可自行去修复
发布时间:2023-02-25 08:58:59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湖南大学党委常委、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姜潮教授牵头完成的“核燃料组件制造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项目获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核能是国际公认的高效、清洁
核能是国际公认的高效、清洁
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湖南大学党委常委、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姜潮教授牵头完成的“核燃料组件制造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项目获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核能是国际公认的高效、清洁、低碳的绿色能源。核燃料组件是核反应堆内部产生的核能量的物质源头,是最重要的反应堆堆内部件,被誉为核工业的“核芯”,核燃料组件的制造极具难度。姜潮带领团队突破了我国核燃料组件制造领域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自主开发了成套相关装备,应用于相关重大工程。 走进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核装备可靠性技术实验室,多自由度焊接机器人、激光表面清洗去污机器人、超冗余蛇形臂机器人、管道清理机器人等各色核工业机器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核工业高端设备(装备)在严苛的服役环境下一旦出现缺陷或者裂纹,这台机器人可以去自动找到有缺陷出现裂纹的地方,进行切割、打磨、焊接、修复,相关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姜潮指着一台叫做“辐射环境下的自动检修机器人”向记者介绍。而在这之前,世界上核工业领域的装备总会时不时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么是人冒着危险去一户一户的查看有没有什么修理,要么是弃之不用造成巨大损失和辐射污染。 这套历经3年开发完成的设备,只是核燃料组件制造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的一小部分。“我们的整套技术与装备,最大的优势在提升系列核工业高端装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还能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服役运行过程中的综合性能,比如运行过程中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大大增加。在可靠性分析和优化设计方面,走在国际前列。”姜潮说。 提升核燃料组件的可靠性,就是让它不容易出问题,尽量少换。这就需要从设计、制造到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去考虑,因为一旦出了问题,造成的后果不仅是企业的成本提高,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安全事故。为了攻克相关核心技术,忙碌成为日常。团队成员张哲副教授记忆深刻:“姜老师常常是办公室来得最早离开得最晚的那一个。” “我们团队中我是1978年的,算是最老的了,其他的都是80后、90后,大家目标坚定,充满青春活力。”姜潮笑着说。如今,这支平均年龄35岁左右的团队有了更高远的目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尤其是国家“卡脖子”高端装备研发领域,比如核工业高端装备、航天航空领域特种装备等,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综合效能。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