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太阳暗条形成研究获突破

发布时间:2023-02-25 09:17:1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与云南师范大学相关人员通过合作,发现振荡磁重联可在太阳上形成中间暗条,从而导致太阳表面产生暗条。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文物理学报》(The A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与云南师范大学相关人员通过合作,发现振荡磁重联可在太阳上形成中间暗条,从而导致太阳表面产生暗条。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文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该项工作由云南师范大学孙霞、梁红飞以及云南天文台闫晓理(通讯者)等人合作完成。

磁重联是将磁能转化为动能和热能的物理过程,同时改变磁场拓扑结构。许多关于磁重联的观测证据被报道,如电流片、亮的尖状结构、等离子体的流入/出流等。但是,磁重联导致暗条形成的直接观测还是非常少的。

研究人员主要利用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的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的高分辨率观测数据,结合全球振荡观测网络群(GONG)和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的极紫外(EUV)数据,分析了发生在2020年6月5日活动区12765中的小尺度磁重联导致暗条形成的完整过程。发现暗条和周围磁环相互靠近,随后它们之间发生磁重联并形成电流片,相继形成的电流片方向相互垂直,这种磁重联被称为振荡磁重联。最终等离子体被注入到暗条内部,导致暗条的形成。此外研究人员还进一步计算了外星物质发射进入同步辐射暗条的速度、质量和动能等物理量,发现进入暗条的物质质量与估算的暗条质量非常一致。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科学基金、云南省太阳物理与空间科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杰出青年学者科学基金、中科院中国西部之光人才项目等的支持。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开展一系列基础研究工作,包括高能天体物理、宇宙射线物理、太阳黑子、中子星物理、超新星爆发等领域的研究。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