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中国科大初次验证星形网络的量子非局域性

发布时间:2023-04-19 09:55:1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网路非局域性研究方面有了重要的进展。该团队教授李传锋、研究员黄运锋、副研究员张超等人与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合作,首次实验验证了星形量子网络中的网络非局域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网路非局域性研究方面有了重要的进展。该团队教授李传锋、研究员黄运锋、副研究员张超等人与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合作,首次实验验证了星形量子网络中的网络非局域性。

贝尔非局域性一直是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索更复杂的包含多个独立源的量子网络中的非局域性。由于包含多个独立隐变量,量子网络中可以产生区别于传统贝尔非局域性的全新量子关联。其中,Bilocal模型是最简单、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量子网络,即两个独立纠缠源分配纠缠到三个观测者,与纠缠交换的场景类似,中间节点接收到两个粒子并做贝尔基测量从而使整个网络产生非局域关联。

然而,此前定义的网络非局域性无法刻画整个网络中所有的非经典性,多数情况下可以退化为标准贝尔不等式的违背,且中间节点不需要采用纠缠测量。因此,物理学家们提出全网络非局域性的概念,它要求网络中所有资源都分发非经典资源,能够用来认证网络中全连接的非经典性质。截止到目前,数据源的全网络非局域性只在世界上最简单的bilocal数据模型中一次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检验。

在此次工作中,研究组分别在理论与实验上实现突破,成功验证了更复杂的星形网络中的全网络非局域性。理论上,研究组在仅使用独立源和无信号原理而不要求网络遵循量子力学原理的条件下,提出了新的全网络非局域性判据。实验上,研究组利用高品质“三明治”型纠缠光源,搭建了具有三个外围节点的星形网络,并且在中心节点实现了高品质的GHZ态投影测量。

研究人员介绍,实验结果以超过10个标准偏差的水平违背了全网络非局域性判据。这是全网络非局域性在复杂网络中的首次验证,对大规模量子网络的应用,尤其在量子通信协议安全性保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利用该算法实现了一个基于全局非局域性的量子密钥分配算法,并成功地在实验中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