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在新疆发现中国已知最悠久的淡水节肢动物
发布时间:2023-04-22 10:39:40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报道,这所联合中外科研人员对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志留纪后期地层展开了研究,发现一种新的淡水节肢动物——赛尔玛尔迪布拉克虫。
研究认为,赛尔玛尔迪布拉克
研究认为,赛尔玛尔迪布拉克
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报道,这所联合中外科研人员对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志留纪后期地层展开了研究,发现一种新的淡水节肢动物——赛尔玛尔迪布拉克虫。 研究认为,赛尔玛尔迪布拉克虫可代表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淡水节肢动物,也是在劳俄大陆之外最古老的陆生淡水节肢动物实体化石记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古生物学专业期刊《古生物学论文集》(Papers in Palaeontology)上。 科研人员介绍,动物登陆是生命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之一,节肢动物作为后生动物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志留纪之前都是生活在海洋环境或者海陆过渡环境。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陆生植物研究团队研究员徐洪河、王怿,研究生刘炳材,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纵瑞文、研究生尹家一、马娟,以及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Gregory D. Edgecombe,报道了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志留纪晚期地层中的一种新的淡水节肢动物,并对早期陆生淡水节肢动物的古地理分布及其起源演化提出了新认识。 此次研究的赛尔玛尔迪布拉克虫化石发现于新疆北部和布克赛尔县附近的赛尔山一套被称为“谢米斯台组”的地层中。这套地层主要由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因此长期被人们认为贝加尔湖是“最早的哑水溶液地层”。 2020年10月,研究人员在“谢米斯台组”地层中寻找植物化石,意外发现该化石材料。后经详细的形态学研究,并以其体节上特有的一对侧刺以及一根修长的尾刺,将其命名为赛尔玛尔迪布拉克虫。 通过对围岩的岩性特征与古盐度分析,以及伴生生物仅有植物化石和孢子化石,研究人员认为赛尔玛尔迪布拉克虫可能生活在山区河流或湖泊环境中。 赛尔玛尔迪布拉克虫在新疆的发现,将志留纪晚期陆生/淡水节肢动物的古地理分布范围从劳俄大陆扩展到了北半球古亚洲洋中的岛弧带上,表明在志留纪晚期,节肢动物可能已经开始广泛脱离海洋迁移到陆地或河流湖泊环境中生活。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节肢动物的祖先可能来自于一个新的物种,这个物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可能是一个群体。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