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科学家”正式开启纳米晶数字智造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3 热度:1620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界面研究中心喻学锋、赵海涛团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殷宗友等,首次将数据驱动自动合成、机器人辅助可控合成、机器学习促进逆向设计用于胶体纳米晶(例如钙钛矿)[详细]
-
超低轨卫星星座首发星在研发 9月具备发射条件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3 热度:7144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以下简称二院)院长宋晓明透露,二院正在规划超低轨卫星星座建设,日前,已经开始进行首批卫星研制,预计9月就能发射。。
据悉,首发星成功入轨后,将对超低轨道飞行技术、高分辨率对地成像技术、[详细] -
今年我国航天燃烧实验将完成 40多次以上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3 热度:3376
自2022年10月底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以来,梦天舱科学实验柜已按计划开展了50余项任务,首批随舱上行的科学实验正在流体、亮相、高温、燃烧等实验柜内开展。记者从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了解到,在地面指令远程[详细]
-
共同探寻人工智能在三星堆内“修缮”文物的途径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2 热度:3998
“三星堆编号文物上万件,要全部修复,我们这一代人不可能实现。”几年前,面对三星堆8个祭祀坑出土的大量的文物和残件,文保工作人员如是感慨。。然而,随着文物领域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尤其当AI技术用于辅[详细]
-
天文台镇台之宝现已恢复了观测能力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2 热度:6185
佘山天文台的“镇台之宝”——1899年在法国制造的“40厘米双筒折射镜”,是中国近代第一台大型望远镜。日前,经过史上最大规模修缮,它已恢复天文观测能力,将会在科学教育中起到积极[详细]
-
中国超低轨卫星星座很快开建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2 热度:8307
近日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获悉,该院目前正在规划超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并将于今年9月具备首星发射条件。据记者了解,超低轨道通常指150公里-300公里高度的轨道。相较于传统轨道,卫星在超低轨道飞行可有效降低卫星研制[详细]
-
祝融号火星车休眠了大半年,为何还没有“醒过来”?是坏了吗?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2 热度:7661
探索星辰大海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嫦娥探月、天宫空间站建设、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屡破发射纪录等等,一项项光辉的成就书写了国人勇毅前行、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气概,同时也使中国成为世[详细]
-
嫦娥五号即将奔月“挖矿”,没有发射基地,它将如何返回地球?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2 热度:2085
中国的所有航天探测发射任务都是在这五个发射中心进行,要想把卫星和探测器送入太空就必须挣脱地球的万有引力,让它们的飞行速度超过逃逸速度,这样就可以进入太空。这个过程必须要有一个“交通工具”,那[详细]
-
这颗星球比月球还小科学家认为上面有生命各种证据显示或没错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2 热度:3905
发现这个星球比月球小,科学家相信其上可能居住着生命。各种证据表明它是正确的。人类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虽然我们是智慧生命,但进化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类是最终进化的结果,但如果是[详细] -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又变大了,内有多种生活设备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2 热度:1885
新一代载人飞船是我国的下一代天地往返载人运载工具,分登月版和近地版两个版式,空间站人员和宇航员的往返将分别由中国承担。
2020年5月初,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进行了发射和回收试验,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详细] -
我国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成功完成在轨验证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2 热度:9047
从北京大学获悉,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日前使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开展在轨验证实验任务并取得成功。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首次在航天飞行过程中使用双光子显微镜获取航天员皮肤表皮及真皮浅层的三维[详细]
-
研究显示液氮喷雾可清除月尘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2 热度:4240
月尘,月球表面的粉末状尘土,被视为人类重返月球的一大障碍。它不仅能附着于航天器和宇航服表面,顽固难清、引发故障、磨损部件,还会威胁人体健康,伤及呼吸系统。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找解决之道。在真空条件[详细]
-
转变电解液成分提升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2 热度:4428
低温下性能下降问题一直是制约锂离子动力电池应用的重要问题。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先进锂电技术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苏新教授团队研发的一项新技术,让锂电池不仅使用寿命提升20%,电池容量降低不超过20%也[详细]
-
宇宙不t停有新的行星系统在形成,它们能否形成类似太阳系的系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1 热度:4145
在45亿年前,太阳系已经从现在看是另一个样子了。可以说是一个浑浊的天体。中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地球的起源是盘古开天辟地的产物。科学家研究表明,由于引力的影响,多颗恒星剧烈碰撞,发生宇宙大爆炸,形成了现在太[详细]
-
玉兔二号在月球发现玻璃球,是“谁”留下的?月球背面有什么?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1 热度:7752
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是一颗行星。在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也属于一个星球。后来,科学家们认为冥王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太小了,就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的行列[详细]
-
月球缺氧?科学家:月壤氧含量充沛,处理可供全人类使用几十万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1 热度:6620
现在人类的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类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基地,在基地里生存长久,甚至将来可以实现自由的空间旅行。所以想要在外太空生存,必须面对的两个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氧气和水。水这个物质其实存在于[详细]
-
十亿年后天狼星A或将会成为宇宙加油站,变成一颗水滴形状的恒星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1 热度:8265
天狼星是夜空中非常明亮的一颗恒星,它是一颗蓝矮星,距离太阳系8.6光年,亮度大约是太阳的23倍左右,质量是太阳的2倍,直径是太阳的1.7倍,表面温度达到了10000℃,是太阳的两倍。我们常说的一个天狼星是天狼星A,它[详细]
-
先进雷达探测应用研究行业的庄稼汉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1 热度:8027
说到雷达研究领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者刘黎平似乎总是喜欢冲在前面。。他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双线偏振雷达、相控阵天气雷达和云雷达等3种先进雷达探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率先开展了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技术的应用[详细]
-
“柔性天线家族”再增一员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1 热度:4074
随着物联网、可穿戴式设备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传统天线已不能满足柔性无线通讯设备的需求,质量轻、可弯曲的柔性射频天线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黄维[详细] -
北半球可用预报天数第一次突破8天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1 热度:3908
日前,中国气象局全球动化预报系统(CMA-GFS V4.0)通过业务化评审。专家组认为,CMA-GFS V4.0技术改进明显, 预测能力增加、符合业务提升需求,获一致通过商业化评审。
针对该系统原有版本(CMA-GFS V3.3)存在的[详细] -
中国科大制备出高效率、稳定性的钙钛矿单晶LED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1 热度:730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肖正国教授研究组在制备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单晶LED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组采用空间限制法在微观范围内生长[详细]
-
中国科学家在温室气体探测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1 热度:2115
近日,在温室气体星载探测领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熊伟研究团队取得了重要进展。。
熊伟团队利用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GMI-Ⅱ)在轨观测数据,研发了新型干涉数据相位校正算法,使[详细] -
3月2日傍晚,夜幕中“最亮”的两颗星星“幸福相拥”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3-01 热度:4803
夜空中“最亮”的两颗星星——金星与木星“浪漫相拥”是一种怎样的视觉感受?机会来了。3月2日傍晚时分,两个亮星将以近距离的距离在西方天空里紧密相连,上演“星星吸人”的[详细]
-
国际最高水平!中国造出首颗6英寸氧化镓单晶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2-28 热度:2579
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官方消息,近日,我国首颗6英寸氧化镓单晶在公司46所完成研究、测试和制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氧化镓是新型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拥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在微电子与光电子[详细] -
40吨重 我国长征九号重型火箭未来将发射大型天文望远镜:探索地外生命
所属栏目:[动态] 日期:2023-02-28 热度:944
我国的航天探测未来会越走越远,特别是在重型火箭长征九号研发成功之后,天邻计划( Starlink)计划将用于发射重达 40吨的空间望远镜,旨在探测地外生命。
据航天博主@PhilLeafSpace爆料,我国最新研究论文显示,用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