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聊城站长网 (https://www.0635zz.com/)- 智能语音交互、行业智能、AI应用、云计算、5G!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中国空间站进入一个新阶段首艘天舟航行

发布时间:2023-05-11 09:54:05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
导读:据了解,长征七号作为中国空间站运载飞船的专属运载火箭,6次成功将天舟运载飞船送上太空,创下了中国空间站任务发射成功率100%的战绩。长七火箭入轨精度是现役运载火箭中最高的,偏差仅在秒级。该型火箭在发射天舟五号
据了解,长征七号作为中国空间站运载飞船的专属运载火箭,6次成功将天舟运载飞船送上太空,创下了中国空间站任务发射成功率100%的战绩。长七火箭入轨精度是现役运载火箭中最高的,偏差仅在秒级。该型火箭在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任务中还实现了世界最快太空快递“签收”纪录,发射后约两小时就与中国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而在此次任务中,长七火箭采用零窗口发射技术,按照运载火箭入轨精度参数,最晚可将窗口拓展至推迟120秒发射。

在取得连续成功的同时,火箭研制队伍也在持续优化火箭设计和发射测发流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长七火箭动力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周宏9日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在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战任务中,长七火箭的研制队伍对火箭发动机等产品进行了可靠性提升改进,进一步消除薄弱环节。本次任务中,长七火箭采用了二级发动机结构增强方案,对故障状态的任务适应性进行提升。本次任务的飞行可靠性评估值达到了0.9871。

此外,此次任务中,长七火箭还进一步缩短了发射场测发时间,目前长七火箭发射场工作流程所需时间已从首飞时的38天缩短至25天。火箭院长七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郭金刚向记者介绍,如果说7年前相比于国际先进水平,长七火箭还有差距,现在长七火箭的发射工作流程已经十分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这不是终点,我们还要实现从追赶到并行再到赶超。”

据了解,目前长七火箭主要承担天舟货运飞船发射任务,搭建“天地运输走廊”的“货运专列”,以每年1-2次的发射频率为我国空间站正常运转提供物资保障。后续长七火箭在满足空间站货运任务的同时,还将搭载远征上面及实现太阳同步轨道9.5吨的运载能力,积极拓展中低轨卫星发射市场。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智慧火箭也吸引了航天界更多目光。火箭院长七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邵业涛9日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火箭以精准入轨为终极目标,如今我们多是通过提高火箭可靠性的方式来提高发射成功率,但火箭发射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往往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异常状况决定任务成败。智慧火箭能实现在通常意义上的致命性故障情况下进行智能纠错。”邵业涛表示,火箭院长七型号队伍正围绕智慧火箭领域开展故障诊断、任务规划等技术研究,目前原理样机已经研制完成,在后续任务中将进行飞行验证,推动智慧火箭关键技术工程应用与落地。

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获悉,今年下半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海南文昌发射场还将执行多次大、中型火箭航天发射任务。后续文昌航天发射场将适应国家航天发展战略需求,重点围绕新一代载人火箭发射工位、重型火箭发射工位等项目搞好拓展建设,同步开展配套软硬实力体系建设,向着世界一流现代化航天发射场的建设目标稳步迈进。

货物装载能力:突破7吨

此次成功发射升空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是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第六艘货运飞船。此次任务也是天舟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5次应用飞行。相较于空间站全面建造阶段发射的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天舟六号创造了多个“首次”。

据了解,天舟六号不仅是我国载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发射的首发航天器,还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改进型货运飞船首发运载火箭,也是天舟遥二六号到天舟十一号组批一起生产的首发运载火箭货运飞船。

作为空间站的地面后勤补给航天器,天舟货运飞船采用型谱化方案,设计了满足不同货物运输需求的全密封货运飞船、半密封货运飞船和全开放货运飞船3种型谱。而从天舟六号开始,技术团队针对后续任务需求,对货运飞船进行了系统升级,如对货物舱进行较大改进,大幅度增强密封舱的货物运输能力等。

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研制团队将全密封货运飞船拓展为8个贮箱的标准型和4个贮箱的改进型两种状态,可根据空间站补加推进剂上行需求选用。改进型的全密封货运飞船,提高了密封舱货物装载能力,这样给航天员提供的物资可以支撑更长时间,使货运飞船发射频次由此前的1年2次调整为2年3次,提高空间站工程综合效益。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货运飞船系统主管设计师董圣然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为改进型全密封4贮箱状态,在天舟五号的基础上,将原本非密封的后锥段更改为密封舱,扩大了密封舱装载空间,提高密封舱货物上行能力。此外还取消了一层贮箱,将原后锥段舱内设备调整至推进舱。改进后,天舟六号的有效装载容积扩大了20%,整船物资装载能力由原来的6.9吨提升到了7.4吨,上行载货比提高至0.53。

携带实(试)验产品:近百件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携带了航天员生活物资,装载货物200余件,运输物资总重约5.8吨。此前公开报道显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携带的物资包括服装、食品、饮用水等,其中新鲜水果的重量约70公斤,是天舟五号携带水果重量的约两倍。这些水果将同时保障正在中国空间站的神舟十五号乘组,以及将要进入中国空间站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的食用需求。此外,天舟六号还携带了1.75吨的推进剂,其中有700公斤左右要补加给空间站。

从中科院获悉,本次任务中,空间应用系统通过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上行实(试)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共用支持类设备、实验耗材和备品备件等,共98件产品,总重量约714公斤。

中科院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吕从民向记者介绍,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下一步将在问天实验舱生物技术实验柜内,开展空间微重力环境对干细胞谱系分化的影响研究、干细胞3D生长及组织构建研究、蛋白与核酸共起源及密码子起源的分子进化研究、微重力环境对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生长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4项科学实验。还将利用梦天实验舱舱外空间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开展空间辐射损伤评估科学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极端环境微生物对空间暴露环境的耐受性及其机制研究、对于空间辐射的暴露低温环境下生命分子的光化学结合行为研究进行了3项大规模的科学实验。

未来将在梦天实验舱流体物理实验柜内,开展微重力环状流振荡特征及转捩问题研究、胶体的聚集和相转变的微重力研究、空间三相多液滴迁移行为研究3项科学实验;在梦天实验舱燃烧科学实验柜内,开展微重力半导体纳米材料火焰合成机制研究、微重力下烃类燃料燃烧碳烟形成机理研究、受涡流和声波影响的火焰不稳定性研究3项科学实验。

在空间材料科学领域,将在梦天实验舱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内,开展单晶高温合金的空间生长、氧化物功能晶体生长的界面稳定性与熔体导热性研究、凝固过程中的组分分凝与均匀性研究、钯基/铁基非晶合金深过冷条件下的凝固行为研究4项科学实验。近年来,该团队致力于高性能金属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金属材料,包括钛合金、钴基合金、镍基合金。

(编辑:聊城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